橙花油、葡萄柚、柚子、苦橙中调
海藻、迷迭香、水润后调
雪松、琥珀▲这个新的味道几乎要让我疯掉。是雪的味道,后调还带着一点柑橘香,闻起来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想起十一的雨崩行,看着梅里雪山云卷云舒度过的那七天,这是我目前人生阶段最快乐的七天。▲常年被冰雪覆盖的梅里雪山,放眼望去,四周都是雪白一片,每家酒店的前台贴的不是巴黎、纽约、巴塞罗那的时间挂钟,她们都统一贴着梅里雪山的日出时间表。没有一个人不在第一次见到梅里的时候微微张开嘴巴。安静,恢弘,孤绝,静静的就立在那边。周围的人和事物都在变,而雪山一直在那里岿然不动。另外三款味道分别是:??西泠松舍:前调
橘子,西柚中调
松针,橙花油,广藿香后调
雪松,白松香还加入了珍贵油脂提取:加拿大松针油、弗吉尼亚柏木油和印尼的广藿香油。如果你平时喜欢松林,木香,一定要试试这款。香味能唤起记忆深处,深秋中的西湖,想象一下,顺着西泠印社往上走,踏着堆叠起来的厚厚一层松针,阵阵松香若有似无的在身边萦绕,静谧又温柔,是特别有安全感的香味。溪畔听风:前调
青香,风铃草,丁香中调
茉莉,铃兰,玫瑰后调
麝香,琥珀含有珍贵油脂提取:岩兰草精油,马鞭草精油清新香型,水生青草调,喜欢水生调香水的一定要入这款。让人想起下过雨后的青草地,有一丝雾蒙蒙的水气。用这款沐浴露洗完,就特别想穿着白衬衫出门谈恋爱。茶歇:前调
柑橘,香柠檬,鼠尾草中调
茶,芳香后调
木质香,龙涎香,麝香它是洗护里不常见的香味——白茶香,前调是柑橘、香柠檬和鼠尾草,中调是茶和芳香,后调是木质香、龙涎香和麝香,沐浴在「茶歇」里,就像是夏日午后,清风中的一场点着幽幽线香的短暂茶话会,回转留香的茶味清新迷人,午睡的时候,很自然的想多闻几口,醒来发现自己像小猫一样,埋在自己的手臂里睡着了。4D复刻香氛技术至臻科技纯粹还原植物自然香气。这句都是中文,我读了六遍没明白,我不服,请教了香氛泰斗阿花。▲香料供应商,很强。四种香型,你们可以各取所需:分别为月下梅里(海洋+柑橘)、西泠松舍(松针+木质),溪畔听风(青草味+西瓜味)。茶歇:也可以allin测试下味道。寒风瑟瑟,chillmore带来了特别的折扣(20-90元的券不等)49¥xbEtXC8jHEa¥/(下单时备注还有额外赠品泵头、护手霜和身体乳小样啥的)▲发现B站上了四部岩井俊二的电影,第一次接触到岩井俊二还是十几年前,这次一口气重温了这四部,那疗效,要了命了,别说爬五楼不费劲,爬五十楼我也行。▲十一月的惊天好消息是:B站买下《猫和老鼠》的版权。做家务时背景视频有了。▲《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中的闲笔好看极了。▲今年在圣诞礼物的包装上不能输了。去年大家都约定了,不好好包,结果一个比一个好看,就我拿着优衣库的购物袋就装上了。今年我不认输。▲放在电视柜上收纳起了一堆电源线,赞美他。▲插画师毛病儿画的剑玉。▲11号那天收到的礼物,要了命了……这是我第三本《纯真物件》了??▲这本书好看到,我可以随时划线。▲我偷偷走回书房拿了我看过的那一本,交换给她。▲和果汁隔断时间会互相投喂包裹,有的时候包裹之巨大甚至得从楼道拖进我家,比如她去年投喂了我半麻袋她老家的萝卜。每个萝卜那叫一个巨大。我们给对方投喂好用的口红牙膏书籍CD零食摆件和长达五六页的信,我最喜欢的是书籍,每次沉甸甸的包裹里面必有她为我量身定制精心挑选的书籍。书里一定还会有她写的小卡片。比如这一本她为我从孔夫子旧书网站抢到的绝版《猫咪建筑家》整个绘本贯穿了,什么是“美”这个命题。▲十一月我最喜欢的一套书。这套书好看到,立刻也送了同去雨崩的女孩七茗一套。▲之前绝版很久,几乎是天价了,这次再版定价只要,太良心了。庄学本的照片展现了那个年代少数民族的精神面貌,看到了人的丰富。他的摄影考察从一开始就专注于那些“白地”(地图没有之地),目光几乎囊括了整个社会形态。当他拍摄一个人的肖像时,他会同时拍摄正面,侧面,背面。对一个民族从人种到服饰的记录。他在《十年西行记》中这样写道:与这些边地民族“相处即久,就知其快乐有趣,古风依然,反觉其精神高洁。有自诋同胞为野番正者,为大缪”。▲书中我为之着迷的一张,背着竹筐溜索的女人。▲从年后的十年中,庄学本徒步或骑马辗转于川、甘、青、康各民族地区,当时这些地区还相当落后,有的甚至保持着原始状态,他冒着失去自由甚至丧失生命的危险,翻山越岭,踏雪渡河,克服了众多旅途中的艰辛,执着地背着相机和行李穿梭于村寨、寺庙、高山流水之中。无论走到哪里,他都相机不离身,随时抓取精彩瞬间,白天拍照,傍晚记录考察的内容,并且在雨衣里或抽屉中冲洗底片或印照片送给拍摄对象。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他义无反顾地进行着民族考察。这是书中的一页,我最感动是他白天记录考察内容,晚上在雨衣里或抽屉中冲洗底片或印照片送给拍摄对象。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过去停留在奴隶社会阶段,庄学本去时,正处于这一时期。当时彝族社会大体上划分为兹目、诺伙、曲诺、阿加和呷西五个等级,他们没有人身权利,几乎一无所有,常年住在主子家里,无人身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通过民主改革,彝族废除了奴隶制度,与其他兄弟民族一起步入新时代。庄学本曾于20世纪50年代再进凉山,惊叹于凉山的进步和变化,并写下了《凉山巨变》的专题,发表于《民族画报》。在这段文字铺垫之后看到的是一句轻描淡写的:庄学本年去到大凉山,途中曾被奴隶主包围了两次,险被虏去当娃子。▲翻到这页,一位“活佛”突然出现的时候,呼吸都变慢了。▲整本书里我最爱的一页。看了好久好久,将近一百年前的一位少女,她的笑容,她手上的那三枚戒指,她正在缝制的刺绣。这些无与伦比的美丽向我扑面而来。祖国幅员辽阔,而我坐在沙发上出神的凝望她,获得美和平静。朱靖江先生在书中的序言这样写道:摄影大师庄学本的照片是需要凝视的,他将一种文明与尊严的力量赋予了他所观照的边地人民,而这份人性的尊严,长久以来不但为主流社会所忽视,更为在中国土地上“武装探险”的西方闯入者所践踏,却借由这数千张藏在档案袋里留存至今的老照片,令近百年后的我们肃然起敬。无论是眉目俊朗的康巴青年,还是纯真无邪的嘉绒少女,无论是神思深邃的班禅大师,还是西北黄沙退却、展露欢颜的蒙古族、撒拉族、土族百姓一张张生动的脸庞,抑或大小凉山烟瘴迷雾中彝族、摩梭人雄鹰般矫捷的身影,他们都超越时空的疆界,透过照片的边际,骄傲地与我们目光交汇,情感相通。今天让我们透过历史尘埃与这些凝视的目光对视,他们挺拔的生命也因这些图片的传世而青春不朽,让我们在时空中去重构一个民族的前世今生。购买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