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汗腺炎
概述
定义:由于汗腺堵塞、继发感染引起的长期难以控制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可形成窦道和脓肿。见于腋窝、会阴和外阴。
患病率:偶见。
好发年龄:生育年龄,尚未见发生于青春期前。
遗传学:可能与家族人种有关,但其遗传关系尚未证明。
病因学和发病机制
病因:反复感染致皮下组织结节,可能与对雄激素敏感性增加有关。
危险因素:不详。
临床特征
症状与体征
·反复发作的阴唇慢性炎症和溃疡,伴有疼痛、白带异味
·多个窦道或脓肿灶
诊断
鉴别诊断
·性传播疾病,如腹股沟肉芽肿、淋巴肉芽肿性病
·克罗恩病
·Fox-Fordyce病(大汗腺粟粒疹)
合并症:性交困难,外阴阴道炎。
检查和评估
实验室检查:无。
影像学:无。
特殊检查:确诊需感染部位活检。
诊断步骤:病史,体格检查,感染部位活检。
病理学
汗腺腺体炎症,腺管堵塞,囊性扩张,角质蛋白浓缩。多发性窦道和脓灶常见。
处理和治疗
非药物治疗
一般处理:注意会阴卫生,坐浴,穿宽松的内衣。
特殊处理: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对早期病变进行彻底地手术切除。早期轻度的病例可局部应用抗生素、类固醇类药物。还可口服避孕药、抗雄激素药物、异维A酸等治疗。
饮食:正常饮食。
活动:无限制。可能因为疼痛、分泌物增多、白带异味或羞涩而影响性生活。
健康宣教:详见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健康宣教手册(AP外阴疾病)。
药物治疗
抗生素,如四环素2g口服,每日一次,克林霉素外用,每日一次;外用类固醇;口服避孕药;抗雄激素;异维A酸(accutane)0.5-2.0mg/kg.共15-20周。病灶脱落2个月后进行第二个疗程。
禁忌证:孕期禁忌使用异维A酸,对准备怀孕的女性同样禁用。
慎用:异维A酸应该与食物同用。异维A酸与假性脑瘤有关。应定期检测肝功,胆固醇,甘油三酯,全血细胞计数。
相互作用:详见各药物说明。其他药物
地塞米松和GnRH-a可能有效,但后者的价格昂贵、副作用大,使其应用受限。
随访
监测:定期体检,注意病变加重,积极预防继发感染。
预防:注意女性卫生,保持会阴干燥清洁。
并发症:继发感染,形成脓肿、瘢痕,性交困难。
预后:常见复发和慢性感染。手术切除效果良好,但可能会导致瘢痕和性交困难。
其他
妊娠:无影响。异维A酸禁止用于正在或准备怀孕的女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