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口龋齿不去看口腔科是医生忽悠你吗

牙齿长“洞洞”在医学上称为“龋齿”,是口腔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但是在门诊中,口腔医生常常发现一个独特的现象:一部分患者虽然平时认真刷牙,非常重视口腔卫生,但是“洞洞”依然有增无减,甚至出现满口龋齿。这时,口腔科医师通常会建议患者到内科就诊。

“看牙齿难道不应该去口腔科,为什么去内科呢?”有患者提出这样的疑问。事实上,这一类患者很可能得了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而不自知。

龋齿与风湿之间,有何关联?

金涛教授提到,有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导致龋齿的发生,它就是干燥综合征。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主要表现为口干、眼干等外分泌腺受损症状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而牙齿长“洞洞”便是口干症的表现。

我们都知道唾液有杀菌作用,唾液无法分泌,口腔中的菌群便会失调,引起细菌感染,从而导致明显的口干症状,继而引起龋齿。眼干也是同样的道理,眼中的腺体被破坏,继而出现眼干现象。平时常说的欲哭无泪(哭不出泪水来)便是因为干燥综合征。

像我们门诊前几天来的一位黄大姐,首次就诊时牙龈肿痛,龋齿很多,去口腔科后口腔医生发现她的牙齿几乎没有几颗是好的,于是建议她来内科门诊治疗,检查发现ANA阳性,经过我们的一段时间的治疗,牙龈肿痛的情况消失了,ANA也得到了控制。

看到这里

可能有很多人会想

只是口干口渴的小问题

需要这么大惊小怪

大费周章嘛

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不能忽视的“干燥综合征”

眼干、口干、鼻干……当你感觉自己全身皮肤腺体似乎都处于“干涸”状态时,可要当心干燥综合征来袭。它在结缔组织病中患病率高居前列。

据报道,我国的干燥综合征患病率为0.3%~0.8%,而在国外的患病率则高达0.5-1%。干燥综合征好发于30岁以上的女性,比例高达90%。

虽然一般干燥综合症不会使病人死亡,但是如果没有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会加重病情的发展,导致其他脏器的损伤。如因唾液分泌的缺乏,导致口干、舌裂、咀嚼困难,汗腺分泌减少、甚至无汗。女性会出现阴道干燥、外阴萎缩。还会因泪腺功能障碍而导致泪液分泌减少,会造成眼干,严重会引起眼结膜、角膜感染及溃疡等。

干燥综合征作为全身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变常累及肺,肝,肾,胃肠,皮肤,关节及淋巴等,常继发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结节性动脉炎等,同时可并发慢性活动性肝炎,网状细胞瘤等恶性淋巴瘤以及变应性血管炎。

然而

继发病症如此之多的疾病

其在初期时极易被忽略

如何在早期发现干燥综合征?

1

口干、眼干持续三个月以上★

2

成年后腮腺反复或持续肿大★

3

吞咽干性食物时需用水帮助

4

有反复的砂子进眼或砂磨感觉

5

每日需用人工泪液3次或3次以上

干燥综合征如何治疗呢?

西医对干燥综合征的治疗大多依赖于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其对于人体各方面的副作用都是及其巨大的,即使病情平稳后的停药,也可导致药物反跳、病情复发的发生。

长期使用激素,可导致满月脸、水牛背、向心性肥胖等脂肪异常沉积和痤疮、多毛症、紫癜,继而出现水肿、高血压、高血压脑病、糖尿病、月经失调、肾上腺皮质机能低下、胆石症、胰腺炎,重者导致消化道溃疡、出血或穿孔、骨质疏松及病理性骨折、严重感染、股骨头坏死,甚至过敏性休克及猝死等严重后果。显然长期使用激素的危害性,甚至比疾病本身更为严重。

金涛教授认为干燥综合征主要系由津液亏耗、输布受阻、代谢失调所致,其性质属本虚标实,肺、脾、肝、肾阴虚为主,火热燥气为标,在临床上常据此灵活辩证施治。

在治疗多以滋阴清热为主,对中药的一些方剂进行了筛选,通过现代中药药理学,现代方剂药理学及病理学等研究,设计了一个衡宜系列治疗方,核心是二至丸包括女贞子和旱墨莲两味中药,有滋阴的作用,在扶正气、温肾阳的基础上,透散邪气,驱邪外出,里外皆治。相对于传统的激素加免疫抑制治疗,我们的治疗有很大的优势,我们的中医循证治疗几乎没有什么副作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不良反应。并且中医循证治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及生活质量,而且能够避免西药的副作用及将西药量逐渐减下来。

饮食调护

对于口干综合征患者,除了接受正规治疗以外,其饮食调控也是十分重要。

应多吃甘凉滋润、滋阴清热生津的食物。

应避免进食辛辣火热的饮料和食物,以防助燥伤津,加重病情。

后语:大量粉丝还没养成点赞的习惯,如写得好,望大家阅读后在下面?点个赞,以示鼓励!长期坚持原创真的很不容易,多次想放弃。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如文章引起大家共鸣,请大家点赞并转发,以支持我继续创作,







































西宁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美丽的黄皮肤爱心援助工程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xiudiannao.com/hxywh/278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