痈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或汗腺的化脓性感染,或由多个疖融合而成。多见于成年人,好发在颈项、背部等较粗厚的皮肤处。主要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所致,糖尿病者也易患痈。临床可见初起患处皮肤肿胀,很快结成6~9厘米左右的酱红色硬块,界限不清,接着中心表面出现多个脓栓,病人有轻度的寒战、发热、全身不适,随后中心塌陷,局部肿消痛止,全身症状也随之消失。痈容易并发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和静脉炎,发生在唇痈相当于
感风温、湿热,内有脏腑蕴毒,凝聚肌表,以致经络阻隔、营卫不和、气血凝滞而成。如果进行适当的调养和治疗,能缩短病程,免生他病。
(一)起居调养法
患痈病人,应注意休息,高热时应卧床,多饮开水。痈长在上肢的宜用三角巾悬吊;长在下肢的宜抬高患肢,减少活动;长在面部的应减少咀嚼运动,少说话。患处周围的皮肤应保持清洁,外敷药物应紧贴患处,外敷药应保持湿润,掺药宜布散均匀。痈破溃后,要使脓液排出通畅,经常换药。
(二)药物调理法
中药治疗痈应分清阶段,内、外治法并进。
(1)初期:可口服六神丸,每次10粒,每天3次;梅花点舌丹,每次2粒,每天3次;或用牛黄解毒丸,每次2丸,每天2次;生于腰以下的痈,可用苍术10克、黄柏10克,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外治敷金黄膏,每天换药1次。
(2)成脓期:可用银花30克,当归9克,炒山甲6克,川芎9克,皂角刺6克,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外敷金黄膏加掺八二丹或九黄丹,每天换药1次。
(3)收口期:一般不需内服。如果体质虚弱,收口较慢或不能收口,可服四君子丸,每次10克,每天2次。外用白玉膏掺生肌散;或先用九一丹提脓去腐,脓尽,再用生肌散,促使肉芽生长,及早愈合。
如果痈的红肿范围大,破溃排脓不畅,全身症状严重,医院治疗,对糖尿病患者患痈,除治疗痈以外,应积极治疗糖尿病。
(三)针灸调养法
痈初期取委中穴,以三棱针点刺出血,每天1次,或用大蒜捣烂摊于患处约3毫米厚,以艾条隔蒜灸20~30分钟,每天2次,能促进痈的消散。如果痈已破溃,疮口愈合慢可取足三里穴,毫针刺入,用补法,再用艾条直接灸患处,每日2次,可促使疮口早期愈合。
(四)饮食调养法
忌食鱼腥发物,辛辣刺激性食物及肥甘厚味,多饮开水,注意加强营养。
初期可用银花50~克,赤小豆50克,每天1剂,先煎银花,去渣后与赤小豆同煮成粥,分两次食用;或用银花50克,绿豆50克,生甘草15克,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成脓期可用甘草9克,水煎后去渣加绿豆15克,赤小豆15克,黑大豆15克,煮至豆烂,吃豆喝汤。收口期可用生黄芪30克,枸杞子30克,乳鸽1只,先将鸽去毛和内脏,与药同放碗中加水适量,隔水炖烂熟,去药渣,调味,喝汤吃鸽肉。
疖疖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单个毛囊化脓性感染。多见于头、面、颈、腋下、臀部等常受摩擦的部位。好发于青壮年和新陈代谢障碍患者(如糖尿病),也可见于抵抗力差、营养不良的小儿。临床可见局部呈圆锥形隆起的硬块,有红、肿、热、痛的表现。2~3日内炎症继续发展,硬结增大,疼痛加剧,硬块中心出现黄白色脓头,随后脓头破溃,流出黄白色脓液,肿痛逐渐减轻直至消失而愈。祖国医学认为卫表不固,火(热)毒邪乘虚侵入而发。一般无全身症状,但在抵抗力下降时也可有怕冷、发热、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人体面部从嘴角两边到鼻根部,医学上称为“危险三角区”,此处血管与头颅内血管相通,长在这个部位,特别是长在唇周围、鼻部的疖,如被挤压或挑刺,病菌容易随血液回流到头颅内,引起海绵窦栓塞或颅内脓肿,出现寒颤、高热,甚至昏迷等,严重者可能导致死亡。
(一)起居调养法
疖初起,尤其是长在面部的疖、切勿挤压或针挑。如果脓未成切忌切开,以免感染扩散,有全身症状的,应卧床休息。平时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理发、勤剪指甲、勤换内衣,内衣宜选用棉、丝织品,内衣宜宽松。疖易发生在夏秋,故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有糖尿病者,应及时治疗。体弱者,应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
(二)药物调理法
中医治疗疖分内治法和外治法。
1.外治法
(1)新鲜野菊花、蒲公英、鱼腥草、马齿苋、紫花地丁、芙蓉叶等适量,任选1~2种洗净,加食盐少许,捣烂外敷,每日换药1~2次。
(2)蜂蜜、生葱适量,捣烂如泥,外用患处,每日换药1~2次。
(3)金黄膏或金黄散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
(4)拔毒膏盖贴患处,每日换药1次。
2.内治法
(1)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天葵子、蒲公英各10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2)口服六神丸,每次10粒,每日3次。
(3)口服牛黄解毒丸,每次2丸,每日2次。
必要时可加服抗生素,如疖较大,病情严重,医院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三)针灸调养法
(1)针刺法:取合谷穴,用平补平泻法,留针10~15分钟;或取身柱、灵台、委中穴,三棱针点刺出血,每日1次;大蒜捣烂成膏,摊涂患处,用艾条隔蒜灸,或直接用艾条灸患处。
(2)拔罐法:针刺肺俞后,用火罐拔5分钟,轻症出血,重症流出黄水,症状立即减轻。
(四)饮食调养法
疖早期,应多饮凉开水或清凉饮料,忌食辛辣、鱼腥发物,加强营养。可用绿豆50克,白糖50克,煮汤代茶饮,每天1剂,连用数天。若疖已成脓,可用绿豆50克,金银花15克,赤小豆30克,橘皮6克,甘草6克,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疖溃破后,可用蒲公英40~60克(鲜品60~90克),赤小豆50克,每天1剂,将蒲公英洗净切碎,加水煎,取汁去渣,加入赤小豆同煮至豆烂熟,吃豆喝汤。
(五)热敷调养法
对早期的疖,可用毛巾浸热水敷患处,可促使疖消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