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导读
无
当妈的最怕啥?孩子生病绝对排首位,没有之一!
病在儿身,疼在娘心,身心疲惫有木有。
曾经有妈妈开玩笑说,每次宝贝生病,都会被孩儿他爸嘲笑是更年期提前,焦虑烦躁,失眠易怒,恨不得咆哮:“为什么病的不是我!”
随着三伏天的到来,伴随着气温升高,昼长夜短,睡眠减少,天气闷热,食欲不振,且出汗较多,再加上空调使用不当,幼儿抵抗力低,生病的又一个小高峰“如约而至”。
所以,为了让孩子健康度过炎热的夏天,也为了减轻宝爸宝妈们的负担,今天就跟大家一起聊一聊夏季常见疾病的那些前因后果。
空·
夏季有哪些常见疾病?
中暑
夏日炎炎,孩子玩得正开心的时候,如果满头大汗、脸蛋通红,或身体很烫,发热,皮肤发红并且很干燥,细心的老师家长要注意幼儿是否被暑热伤害。
尤其是户外活动时,如果孩子口干、喊累、有头痛以及头晕的症状出现时,就是轻度中暑的征兆了;如果烦躁不安、心慌无力甚至突然昏倒、四肢抽搐,那就是中暑了,如不能及时处理,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
预防及处理
合理为孩子增减衣物,活动时尽量换上宽松吸汗的棉质衣物;
鼓励孩子多喝温开水,可以饮用少量淡盐水,补充体内因出汗而流失的电解质;
夏天绿豆汤或酸梅汤都不错,户外活动时,尽量避开上午10点至下午4点的时间,可以让孩子戴上遮阳帽。
万一有孩子发生中暑的情况,要及时移至阴凉、空气流通的地方,解开幼儿的衣服纽扣,避免直风对吹,可以用冷毛巾给孩子冷敷额头或物理降温,但注意不要冷敷前胸和腹部,可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情况严重的请及时送医。
感冒
伤风感冒是孩子最常见的疾病,孩子由于自身机体防御功能不完善,因而很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有鼻炎、咽炎、扁桃腺炎等。
夏季的伤风感冒通常伴随鼻塞、流清涕、打喷嚏、咳嗽、发热以及乏力等症状。同时由于夏季普遍使用空调,空调导致室内外温差大、忽冷忽热,空气又较为密闭不流通,还应特别注意由于空调使用不当带来的疾病。
预防及处理
室内保持通风,保证空气新鲜,如果是在幼儿园,班级里已有感染的孩子,要注意避免交叉感染;
注意饮食,多喝水多吃新鲜的蔬菜瓜果;
吹空调时一定将扇叶向上,避免直接吹向幼儿引起感冒。
孩子长时间在空调房间密闭环境中,有时会出现疲倦、烦躁、头晕、胃肠不适、注意力难以集中的情况,应勤通风换气,保证室内外空气的流动,开启空调后1-3小时关机,打开窗户通风30分钟。空调的温度在26-28℃比较适当,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6-8℃比较舒适,由于空调容易滋生病菌,定期请专业的人士给空调做清洁、消毒。
如果幼儿出现鼻塞、流清涕、打喷嚏的情况,可能是受凉引起,可及时喝红糖姜水驱寒或及时就医。
蚊虫叮咬
夏季蚊虫肆虐,而孩子们的皮肤又过于娇嫩,极容易被蚊虫叮咬,留下的包包不仅红肿而且奇痒无比,很多孩子都忍不住抓挠。另外孩子出汗多,很容易长痱子、疖子或脓包疮,处理不及时很容易加重,还可能引发败血症。
预防及处理
针对蚊虫叮咬,可以准备花露水、风油精或驱蚊水,止痒消肿,防止孩子用手抓挠,但要谨慎选择驱蚊产品,尽量不要使用蚊香或电蚊香,会对孩子的呼吸道和皮肤黏膜产生危害。
保证皮肤清洁,及时更换汗湿的衣物,出汗后及时擦干;户外活动的时候,尽量不要让孩子靠近草坪茂盛以及有水的地方。
痱子
夏季,人体为了适应炎热的气候,皮肤的汗腺会分泌大量汗液,以散发热量。如果汗液来不及排出去,或已经排出去的汗液来不及蒸发,就会堵塞汗腺孔,或者因为皮肤不清洁,汗腺孔或汗腺管发生了炎症,妨碍了汗的排泄和蒸发,这时,皮肤上就会出现密集的红色小丘疹,周围有红晕,而且很痒,这就是痱子。
预防及处理
应常给孩子洗澡,勤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洗澡用温水,洗澡时尽量不用肥皂或用碱性小的,以减少刺激。如在洗澡水中加几滴花露水或十滴水预防效果会更好;
衣服要轻薄、柔软、肥大,尽量避免在太阳下玩耍,及时擦干汗水;
在饮食上,应多喝清凉饮料,如绿豆汤,多吃青菜和瓜果;
如果痱子生在头颈部,就应把孩子的头发剪短,如果是婴儿,应将头发剃光。如果痱子长在身上,洗澡时要避免用力擦有痱子的地方,洗完后用毛巾轻轻擦干,可将十滴水(或藿香正气水)与温开水按1:10的比例稀释后,每天擦涂次数,可视其痱子多少而增减。只要细心护理,会很快痊愈
胃肠道疾病
夏季气温高,细菌繁殖快,各种食物、水以及物品都容易被细菌侵犯,痢疾杆菌在30℃时,仅需要8小时就能增量一万多倍!再加上孩子的消化系统不成熟,很容易发生腹泻、急性肠胃炎、细菌性痢疾等问题。如果腹泻次数多,还容易造成脱水,因此这类疾病也同样不可小觑!
预防及处理
夏季的腹泻或是吃了被病菌感染的食物,或进食不规律或进食生冷食物冷饮过多引起。把好“病从口入”关是最重要的。
要叮嘱并监督孩子不能喝凉水吃生食,少吃冷饮。
特别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不干净的饮食或怀疑受到污染的食物都不要吃,不吃剩菜,少吃高糖高脂的食物,在外吃饭到正规的饭店进餐。
如果孩子发生了腹泻,视情况而定,轻者适当限制饮食,进食易消化的食物,适当补充糖盐水。如发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医院就诊。
红眼病
红眼病,临床称之为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是夏季最易染上的眼科传染病。多由细菌感染或病毒引起,主要通过接触传染。发病急,潜伏期1~3天,早期症状是双眼瘙痒不适,有异物感、烧灼感,接着眼睛红、肿、痛,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怕光流泪、不敢睁眼,可伴发热、头痛。若分泌物多为眼屎则可能是细菌感染,若分泌物多为泪液,则大多为病毒感染。
预防及处理
预防红眼病,要做到注意休息,勤洗手,不用手揉眼。
在疾病流行期要少到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如游泳池、公共浴室、游乐场等。幼儿园注意毛巾玩具等的消毒。
患病后饮食清淡,少吃容易上火及辛辣食物,可用淡盐水洗眼,局部用涂红霉素之类的眼膏,严重者遵医嘱适当服用抗生素。
在家休息与治疗,痊愈后上幼儿园。
防控夏季疾病的要点
1、不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交叉感染。
2、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饮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等,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3、合理安排幼儿作息时间,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与愉快的心情,鼓励孩子多参加体育锻炼。
4、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