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Summer
夏日炎炎安全相伴
——致家长夏季安全指南
炎夏来临,户外消夏纳凉活动增多,是各种危险、伤害集中爆发的阶段,孩子的安全时刻牵动家长的心。如何让孩子远离溺水、触电、中暑等意外?危险一旦发生又该如何紧急处理?这份夏季安全防范、应对指南,请各位家长收好!1防疫不放松
时值夏日,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请不要有懈怠心理,继续做到无必须不外出,外出坚持佩戴口罩,做到不扎堆、不聚集、勤洗手、少流动,保持一米社交距离,做好科学、合理的消毒。2预防食物中毒
雪糕、冷饮、凉菜、烤串都是夏季的“宠儿”,在享受美味的同时,食物中毒也可能随之而来。一般食物中毒,从进食到发病的间隔时间为几分钟至几十小时不等,多数出现在三天之内。患者临床表现多以急性胃肠道症状为主,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偶尔伴有发热等,吐泻严重时还会发生脱水、酸中毒,甚至昏迷、休克等。防止孩子病从口入,家长需要把好这些食品安全关:1.从市场买回的蔬菜,先要浸泡一段时间(一般为20~30min),然后冲洗干净,这样就可以去除蔬菜中一部分残留的农药。
2.食物的加热一定要到火候,也就是一定要把食物做熟了,不能盲目追求鲜、嫩。
3.做菜时一定要生熟分开。
4.消毒。开水煮沸是最简单、最经济的消毒方法。餐具经过清洗可以去除大部分微小生物,如果煮沸几分钟则效果会更好。
5.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熟食在室温下不得存放2小时以上;所有熟食和易腐烂的食物要及时冷藏(5℃以下);熟食在食用前应保持滚烫的温度(60℃以上);冰箱不是“保险箱”,即使在冰箱中也不能过久储存食物;冷冻食物不要在室温下化冻,最好放微波炉内解冻、冰箱冷藏室解冻或使用清洁流动水解冻。
3预防中暑
年纪小的孩子,汗腺发育尚未完全,体温调节功能较弱。此时家长们应当特别留心,要能及时分辨孩子中暑的症状,做到事前积极预防,事后正确处理!1.不要长时间在阳光底下暴晒。必要时应减少白天外出时间,或傍晚比较凉爽的时间出门。
2.注意做好防晒措施。佩戴太阳镜、太阳帽、防晒衣,使用太阳伞。6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适量涂用防晒霜。
3.发现孩子可能中暑后,要尽快移到阴凉处,减少衣物,以降低体温;保持呼吸道顺畅,以免呕吐堵住气管造成窒息。
4.积极物理降温。用凉水擦洗身体或洗澡。体温超过38.5度服用布洛芬或乙酰氨基酚退烧。
5.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水,帮助孩子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6.发现先兆中暑或轻度中暑注意对症处理。如果有重度中暑症状,应及时送医诊治。
4防蚊虫叮咬
入夏之后各地也迎来了蚊虫叮咬的高发期,因叮咬感染病毒而引发各种疾病的案例也屡见不鲜。如何预防孩子被恼人的蚊虫叮咬?1.尽量避免在草地、树林等地长时间坐卧。
2.消除生活环境中蚊虫滋生的场所。
3.勤换孩子的衣服及床单、凉席、被褥等贴身物品要经常用温水清洗曝晒。
4.室内要保持空气流通、环境整洁,避免潮湿。
5暴雨防汛
1.暴雨过后,需途径小河、沟、桥的,要由家长陪同,如果洪水爆发未能经过小河、沟、桥的就即刻返回家中,待雨水消退后再通过。
2.如果因洪水原因被阻隔在外面不能回家,要安下心来,情况允许了才回家,不能擅自个人或结伴去查看洪水情况,要听从家长的安排。
3.暴雨过后,不要靠近危险的房屋、墙体、坑塘等,预防倒塌对我们造成的伤害。
4.请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