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余杭区儿科门诊总诊疗人次数为人次,也就是说,每天有名儿童就诊。其中,普遍易发的前三的儿科疾病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以及急性扁桃体炎。
其他高发的还有:发热、支气管肺炎、腹泻病、肺炎、急性咽炎、皮肺气虚症。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小宇3岁半,自从上幼儿园后,三天两头发热、流涕、咳嗽交替。妈妈说,生病后不是输液就是吃药,吃药的日子比不吃药的日子还多。区一院儿科主任医师毛月燕经过详细的采集病史及检查,诊断小宇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SEENOW→
介绍
上呼吸道感染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感冒,是指上部呼吸道的鼻、咽和喉部的呼吸道炎症。一年四季都会发病,但冬春季节交替时较多,婴幼儿最多见。区一院儿科主任医师毛月燕介绍,最近中小学校开学,校内交叉感染比较多,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风险会加大,父母要格外注意。
纠错1:挂盐水比吃药好得更快
事实上,上呼吸道感染的感冒症状是有一个自然过程,感冒频繁输液不仅存在输液本身带来的风险及不良反应,同时又增加了院内获得性感染的机会。
纠错2:婴幼儿发热了要捂汗
扁桃体发炎常伴有高热,很多人认为发热后给宝宝捂汗,病就能好得快,其实,小儿的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汗腺发育也不完善,过度保暖或捂闷过久可引起缺氧、高热、大汗、脱水、抽搐昏迷,引起捂被综合症,危重者可危及生命。应该让孩子穿透气性好的轻薄衣服,发烧时用毛巾温水擦浴。
(急性)支气管炎2瓶窑的李女士发现13个月大的宝宝流鼻涕、鼻塞、咳嗽、咳痰,早上醒来会出现呼吸急促的情况,还有2次发热,量了下体温有38度。李女士根据自己的经验,以为是感冒发烧了,于是就给宝宝吃了头孢、止咳糖浆等药物,又给他做了雾化,但病情总不见好转。最终,李女士带着宝宝到区三院儿科就诊。经诊断,儿科杨海燕副主任医师告诉李女士,宝宝是患了小儿急性支气管炎。
SEENOW→
介绍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且发病较急,不易预防。一旦感染,要比一般感冒重,病程也较长,家长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医院诊治,以免加重导致肺炎。
纠错1:吃点冰糖雪梨、枇杷花水就好了,不用吃药
民间偏方如川贝雪梨水、枇杷花水、冰糖雪梨水等,在病情较轻时会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如果病情较重,就起不到作用了。
纠错2:发热就是有炎症,因此要用消炎药退烧
头孢、阿莫西林等消炎药,医学上叫做抗生素。除非有合并细菌感染的依据,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特别是早期病毒感染,抗生素不但无效,滥用抗生素还会引起菌群失调,导致病菌繁殖,加重病情。所以,未经医嘱,不要给孩子吃任何一种处方药。
急性扁桃体炎35岁的强强发烧4天了,到区妇幼保健院儿科急诊就诊时,面色发黄,精神极差,测体温高达40.4℃,医生检查发现肿大的扁桃体像菜花一样。医生给强强查了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CRP远远高于正常,诊断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败血症,建议住院治疗。血培养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7天后治愈出院。
SEENOW→
介绍
扁桃体发炎可分为急性扁桃体炎和慢性扁桃体炎,是小儿常见病,起病急,表现为畏寒、高热、头疼、食欲下降、疲乏无力、周身不适等症状。剧烈咽痛为其主要症状,并多伴有吞咽困难、流口水、拒食。
纠错:反复扁桃体发炎,应该把扁桃体切了
扁桃体是人体抵抗疾病的第一道防线,在预防疾病和维持身体健康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扁桃体是否切除,还应该经医生诊断,做出科学的决定。尤其是14岁以下的儿童,在切除扁桃体之前要慎重。
通讯员:黄洁菁、戚小芬、吴宪
祖国花朵要保护,请转给需要的朋友!
余杭的大人最容易得哪些病?
如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