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很多俗语,其中很多俗语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有一句古语“吃饭大汗,一生白干”,就非常接地气,引后人深思,具体分析如下:
我们都知道,出汗是很正常的生理现象,因为人体内的汗腺一旦遇到血液循环加快,或者是外界的温度升高,都会刺激人体的汗腺,导致皮肤表面出汗,尤其是在炎炎夏日。总之,适当出汗,对于我们的身体还是有有益的。但是出汗过多,就属于病理现象了。
笔者认为,“吃饭大汗,一生白干”应该表达的是这样的一个意思:身体很虚的人吃饭时容易大汗淋漓,出的虚汗,身体很虚,需要及时调理,否则会严重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否则到时候治病时会耗尽家里所有的积蓄,影响一个家庭。
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若出汗太多,可导致精气耗伤,出现精神倦怠、脸色苍白、四肢乏力、不思饮食、容易感冒、睡眠多梦等症状,损害人体健康,甚至诱发其他疾病。出虚汗虽然算不上大病,却给生活带来不便甚至痛苦,同时也是身体内部疾病不可忽视的信号。很多人出虚汗,大都是由于体虚导致的。
现代人工作、学习压力大,精神长期处于紧绷状态,加上缺乏体育锻炼,作息又不规律,很容易导致体虚,进而出现边吃饭边出虚汗的情况。对于体虚的人来说,如要减少出虚汗的症状,除了要为自己减压之外,还应该注意饮食习惯和作息习惯,并通过长期中强度的锻炼进行改善和调理。
此外,总是出虚汗,除了可能是体虚外,还有可能是身体某些疾病的征兆,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如低血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心血管疾病(心力衰竭、高血压、心肌梗死等)、更年期综合征等。
玉女煎《景岳全书》
二类方。用来和清胃散比较学习。
主证分析
胃热阴虚证,水亏火盛,相因为病。
阳明有余
胃热
头痛,牙痛,牙衄
少阴不足
阴虚
齿松,烦热干渴
舌红苔黄且干
亦治消渴,消谷善饥
玉女煎它强调的病机是少阴不足,阳明有余。所以阳明有余是胃火,胃热。少阴不足是肾水不足,有肾阴不足。所以它名称叫做玉女煎,玉女是指的观音菩萨旁边两个小孩当中的一个。金童和玉女。这两个小孩一个拿了个瓶子,一个拿了个柳枝,拿柳枝沾了瓶子里的圣水,就向天下洒,洒是为什么呢?认为是给人民带来幸福了。这个洒出水是为了清热,消除灾祸。从玉女煎这个名称,就反应了有清热降火和滋阴。
所以玉女煎针对了肾阴不足,少阴不足,阳明有余,胃火牙痛。从名称就反应出这个。
张景岳,他喜欢用这类的名称,因为他本身遵从的哲学思想,宋明理学。宋明理学是历史发展到宋明时代,以二程为代表,是一种道学与儒学的结合。把包括发展很多年的宗教经揉合起来。“玉女”这涉及到佛教方面的。
头痛,牙痛,牙衄,胃热方面有点像清胃散证,但一般情况下,玉女煎证这种牙痛牙衄,没有清胃散证那么严重。玉女煎证,它像溃烂,局部发热很重,这个不突出。临床上往往痛是痛了,反应出牙龈,一个牙,两个牙,甚至于有的七八个牙龈发红,说肿,微微有点肿,但是一般不会有溃烂这一类。而且这红往往体现出一种嫩红,这是我个人在用方看到的一种现象。特别像有些经过放疗、化疗的一些病人,牙龈逐渐和牙根有一点脱离,就是当中比较松了,嫩红,有点肿,牙齿痛,你说痛的程度很剧烈,不见得,这类有这种阴伤特点。
胃火的牙痛和肾阴不足,肾水不足,肾水的不足,反映在肾主骨,齿为骨之余,会有齿牙松动,同时口渴,口干比较重。齿松,烦热干渴。阴虚的特点。这两方面又是互相影响。临床上这类病人,有热,脉可以偏大,按起来会无力,毕竟有肾亏了。所以由胃火继续可以伤阴,阴伤那可以阴不制阳,加重胃火上炎。少阴不足、阳明有余两方面会互相影响。这类经常发作,病程较久。
至于消渴来讲,是由胃热造成消谷善饥,这是玉女煎。它和清胃散证比起来,胃热的热毒不重,胃热循经上炎,这有的,所以头痛,牙痛,牙衄为主。证情没有清胃散证重。特别体现在唇舌腮颊肿痛,局部发热,牙龈溃烂这种程度不突出,反映在热毒搏结气血,没有清胃散证突出,也就是说,热毒程度,胃热的程度,相对轻一些。而主要强调的同时伴有肾水不足,肾阴不足。这是在胃热牙痛中的又一个类型,也就是说,虚实夹杂,但其中仍然是以胃热为主的。因为在治法方面,也体现了清胃热为主的。
作用
清胃热,滋肾阴
分解
君
石膏
清热泻火,清阳明之热
臣
熟地
滋肾水
佐
知母
增强石膏的清阳明经热的作用。滋阴
麦冬
增加熟地的养阴作用
佐使
牛膝
引热下行,补肝肾,壮腰膝
熟地的用法,历来有些医家认为应该用生地。后来占多数的看法是灵活运用。如果说热重,特别是有一种比如局部有发热,那我们说清胃散强调它面颊发热了,而这玉女煎没有强调。它局部也可以,如果热像明显了,那你可以改为生地。像《成方便读》它觉得用生地好。但是如果肾虚,兼有腰膝酸软,腰痛脚弱,这一类,用熟地好。热像看它程度问题。
知母、麦冬。知母配石膏,相当于白虎汤的结构。麦冬主要养肺胃之阴,熟地可以滋肾阴,结合起来增加养阴力量。知母有有滋阴作用。
玉女煎体现了补泻兼施。清胃泻火治其标,因为毕竟现在胃火牙痛是主要的。用养阴,滋养肾阴,治其本。因为它是少阴不足,阳明有余并见。而且这两者往往相互影响。所以是清热泻火与滋养肾阴同用。
配伍特点
清热与滋阴并进,虚实兼治,但以治实为主。
在胃热牙痛发作的时候,治标治实为主。
清胃散与玉女煎比较
清胃散
玉女煎
病机
胃中积热,循经上炎,实证为主
虚实夹杂,肾阴虚,胃火旺
清胃散是胃中积热,以及热毒搏结气血,造成除牙痛之外,牙宣出血,牙龈溃烂,唇舌腮颊肿痛,局部发热,都比较突出。玉女煎是少阴不足,阳明之热循经上炎,所以它反应出既有牙痛,出血,但又有肾虚的齿牙松动。当然体质有肾阴虚基础,平时肯定还是有一组肾虚的基本表现。腰膝酸软等等基本表现。
运用
辨证要点
牙痛齿松,烦热干渴,舌红苔黄面干。(这反映出这种牙痛涉及到肾阴)
随证加减
火盛,加栀子、地骨皮(增加泻火作用)。
齿衄盛,去熟地,加生地、玄参。
很多用玉女煎的方里,都强调热重的时候,要用生地代替熟地。有的就干脆说这方里应该用生地。因为熟地偏温,生地是偏凉的。
使用注意
脾虚便溏者,不宜使用。这里面地黄,麦冬这一类,不宜使用。
猜你还想看:
中医有个五味药的小方子,补气、收汗、治鼻炎,三管齐下,一招制敌。
一个两味药的经典配方,无论自汗盗汗,通通搞定!
一纸药方;湿气重吃什么药好得快,7种中成药便宜祛湿快
一个经验方赶走体内寒气,让女人不再手脚冰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