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小课堂II夏季猪场猪皮炎怎么办

近几年猪场的皮肤病显得特别多,尤其是夏季特别多。在体表表现出:绿豆黄豆大的突出皮肤的疹斑;针尖状的疙瘩;颜色以红色和淡红色、紫色、紫黑色为主。针对这样病症的出现大致有以下原因引起:猪瘟、猪副伤寒、猪丹毒、链球菌、弓形虫病、皮炎和肾病综合征;另外一个病因与猪的生物学特性(皮下脂肪厚;汗腺退化;散热机能差)有很强的相关性,猪的这些特性容易造成猪体内的热毒蓄积夏季尤重。

夏季皮炎,除了皮炎肾病综合征、猪附红细胞体,还有可能是下列几种因素造成,让我们来一一认识一下:

1、猪疥癣

大小猪均发,以5月龄以下幼猪易感,多发于冬季;皮肤剧痒;由于摩擦,患部出血、脱毛、结痂、皮肤肥厚形成皱褶和龟裂,猪体消瘦。用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治疗有效。内脏无病变。

2、猪痘

多见于4~6周仔猪及断奶仔猪,成年猪有抵抗力;四季均发,但多见于春末、秋初季节;在无毛和毛少部位如鼻吻、眼睑、腹部、四肢内侧、乳头等部位出现红色小斑点、丘疹、脓疱、结痂,脱落愈好。

猪皮炎肾炎综合征主要发生在背部、臀部和身体两侧,呈散在斑点状的丘疹,丘疹始呈红色,继由中心部位变黑并逐渐扩展到整个丘疹。

3、蚊虫叮咬

发病高峰在每年5月份至7月份蚊虫活动猖獗的季节,特别是傍晚。有痒感。其他无异常。

注意做好夏季的防蚊灭蝇,避免节肢动物传播病毒性疾病。

4、猪瘟

高热稽留,皮肤出血,指压不褪色,包皮积尿,脓性结膜炎,初便秘后腹泻;剖检以败血症为主,脾脏出血性梗死,麻雀卵肾,肠道纽扣状溃疡,胃肠出血,淋巴结大理石样。

5、猪丹毒

架子猪多发,多见于夏季;急性败血症,皮肤有出血点,指压退色。高热稽留,死亡率高80%;全身症状明显;慢性以皮肤疹块和关节炎、心内膜炎为主。肾淤血、肿大,紫红色;脾脏肿大,紫红色,白髓周围有红晕;胃底粘膜及小肠出血性炎症。青霉素类药物治疗有效。

6、渗出性皮炎

由葡萄球感染引起,多见于5~6日龄哺乳仔猪。通过创伤感染。在眼睛周围、耳廓、腹部等出现红斑、水疱,水疱破溃后水疱液呈棕黄色,如香油样,干燥后形成鳞片状、棕灰色的结痂,有痒感。痂皮脱落后,露出鲜红色创面。

7、湿疹

长期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造成的,夏秋季节发病较重。腹下或大腿内侧皮肤出现黄豆大小的扁平丘疹、水疱、脓疱,最后形成溃疡。病程长者常出现局部感染,糜烂或化脓,最后猪体消瘦、虚弱。无传染性,体温不高,丘疹不规则,有奇痒。

8、皮肤真菌病

不分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可发生;无季节性,但以秋冬季多见;头、颈、肩等部位皮肤斑块充血、水肿、脱毛、丘疹、水疱、结节、结痂等。局部奇痒。内脏器官一般无病变。

9、锌缺乏症

大小猪均可发生;主要侵害表皮,慢性、无热、非炎性的一种皮肤病。主要是皮肤痂皮增生和皱裂。有轻微的痒感,常继发皮下脓肿。如果日粮中及时补充锌,可在两个星期之内得到缓解。

具体的表现如下:

1、伴有发热皮肤疹斑:猪瘟、猪副伤寒、猪丹毒、链球菌、弓形虫病、皮炎和肾病综合征。采食量和精神状况;行动缓;慢饮水增加等。

2、不发热的皮肤疹斑:体内身热过盛,不能及时的排除体外而导致的热毒外表出现斑疹;这时猪的各方面的表现都是正常的(夏季这样的表现最多)。

具体的表现如图所示:以不发热的皮肤疹斑表为主。

临床针对不发热的皮肤疹斑:体内身热过盛,不能及时的排除体外而导致的热毒外表出现斑疹。

处理办法及治疗原则是什么?

首先是治疗原则的定向: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抗菌消炎。

而后是有效的处理方案:

首先,阿莫西林(消炎)+黄芪多糖(提高机体)+菌毒联康(排毒消肿)此方案连用5--7天,效果显著彻底。

其次,控制饲料霉菌毒素:选用优质无霉变饲料原料,并及时添加酶解霉清,饲料当日加工当日喂完、料不过夜,运料车、料槽及时清洗消毒。

第三、加强饲料营养:夏季饲料中要添加高端优质多维(参芪优维)、超浓缩鱼肝油,植物油或脂肪酸等。

按右上角转发朋友圈,让隆德邦农牧集团帮助更多养殖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xiudiannao.com/hxyys/415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