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围观做完ldquo手术rd

在古代,巧妙的针线活是女子们引以为豪的必备技能,而到了今天,这门手艺在我手中也丝毫没有落伍。我的奶奶是裁缝,爸爸是检验科医生,而我是经常要为患者缝合各类伤口的皮肤外科医生。

针线功夫从小迷到大

小时候奶奶手把手地教我穿针绣花,很快我就被五颜六色的丝线迷住了。因为对针线活的喜爱,上学时我甚至会偷偷编手链,织毛线袜子,做十字绣。每当完成一个“作品”时,我都会高兴地捧在手里看半天。也可能因为这些原因,我从小就认为自己有一些做裁缝的基因。

读大学时,因为爸爸的缘故,我选择了学医。起初想学习外科,后来又歪打正着进入了皮肤外科。而这一切就像冥冥中有所注定,我从小练就的针线功夫,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伤口缝合压力与满足并存

不管是缝伤口,还是儿时的缝衣服,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保持细心与专注。

在上学的时候,我曾练习过无数次猪肉、水果缝合,甚至连小番茄也被我缝过很多遍,但当第一次给真正的患者缝合伤口时,我还是非常紧张。那位患者左手虎口处的伤口长达3厘米,我紧紧地捏着弯弯的针,全神贯注,感受着针头突破皮肤屏障时的细微变化。就是这“第一针”,让我激动良久。同时,我也能深深地感到手中针线的分量,那份沉甸甸也代表着生命的重量。后来的每一次手术,我都能在每一针的缝合中,都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很是浪漫。

有一次值班时,一名因为打球而下巴开裂的高中生被送到急诊。高中生的父母、老师和同学都挤在了急诊室里。那是我第一次面对这么多患者家属,因为患者伤口很大,对缝合要求极高,如果操作不好,不仅影响伤口愈合,甚至可能会导致毁容。彼时的我顿时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

在众人殷切的目光下,我戴上手套,操起针线,大胆而细心地为这名高中生做好了缝合。最终得到了患者家属的称赞和其他医务人员的认可。

其实在缝合的时候,有些患者也极为紧张,这个时候,我喜欢放一些舒缓的音乐。一方面能让患者舒服许多,另一方面也能让自己安静下来,专心致志地缝。

“小事情”也能做出“高大上”

WCD(WorldCongressofDermatology)是全球学术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皮肤病学学术会议,在国际皮肤科联盟(ILDS)的组织下每四年举行一次。

今年6月,我受邀在WCD“皮肤化脓性汗腺炎、痤疮、酒渣鼻”专场进行发言汇报,主要介绍了皮肤痤疮耐药基础研究的进展和发现。

该项研究以痤疮丙酸杆菌耐药为切入点,通过临床筛选患者、取材、细菌培养等研究,经过体外7大类11种抗生素药敏实验,得到株耐药痤疮丙酸杆菌,并发现新的thyA耐药基因,为痤疮耐药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有力依据。能够登上WCD的舞台,向世界宣传我们自己的科学研究成果,我深感荣幸。

在临床工作一年多来,每天的我都过得十分充实。收病人,管理病人,做手术,换药,写病历,以及做激光治疗,为全院各科室做会诊,做实验室检查,带教新员工……

许多人称赞,我的身上有种力量和源于细心的稳重,但我认为,自己仅仅是万千医务工作者中的普通一员。我有着自己的医学梦,那就是用伤口缝合这件“小事”去诠释新时代“织女”的新含义。

(文/医院皮肤科唐慧菁)

阅读更多热文

王辰院士讲述“开学第一课”,祈学子成良医!

编辑制作:王建影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获取授权









































白癜风复发怎么办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学研究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xiudiannao.com/hxyys/368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