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咨询、健康科普,点击上方 上千年来,中医中药治疗咳嗽有较大优势,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首先我们还是来看看咳嗽的病因病机吧。
咳嗽分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外感咳嗽病因为外感六淫之邪;内伤咳嗽病因为饮食、情志等内伤因素致脏腑功能失调,内生病邪。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均是病邪引起肺气不清,失于宣肃,迫气上逆而作咳。
1外感咳嗽因由于气候突变或调摄失宜,外感六淫从口鼻或皮毛侵入,使肺气被束,肺失肃降,《河间六书·咳嗽论》谓:“寒、暑、湿、燥、风、火六气,皆令人咳嗽”即是此意。由于四时庄气不同,因而人体所感受的致病外邪亦有区别。
风邪为六淫之首,其他外邪多随风邪侵袭人体,所以外感咳嗽常以风为先导,或挟寒,或挟热,或挟燥,其中尤以风邪挟寒者居多。《景岳全书·咳嗽》说:“外感之嗽,必因风寒。”
2内伤咳嗽(1)饮食不当,嗜烟好酒,内生火热,熏灼肺胃,灼津生痰;或生冷不节,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致痰浊内生,上千于肺,阻塞气道,致肺气上逆而作咳。
(2)情志刺激,肝失调达,气郁化火,气火循经上逆犯肺,致肺失肃降而作咳。
(3)肺脏自病者,常由肺系疾病日久,迁延不愈,耗气伤阴,肺不能主气,肃降无权而肺气上逆作咳;或肺气虚不能布津而成痰,肺阴虚而虚火灼津为痰,痰浊阻滞,肺气不降而上逆作咳。
咳嗽的病位,主脏在肺,无论外感六淫或内伤所生的病邪,皆侵及于肺而致咳嗽,故《景岳全书·咳嗽》说:“咳证虽多,无非肺病。这是因为肺主气,其位最高,为五脏之华盖,肺又开窍于鼻,外合皮毛,故肺最易受外感、内伤之邪,而肺又为娇脏,不耐邪侵,邪侵则肺气不清,失于肃降,迫气上逆而作咳。
正如《医学三字经·咳嗽》所说:“肺为五脏之华盖,呼之则虚,吸之则满,只受得本脏之正气,受不得外来之客气,客气干之则呛而咳矣;亦只受得脏腑之清气,受不得脏腑之病气,病气干之,亦呛而咳矣。”
《素问·咳论》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说明咳嗽的病变脏腑不限于肺,凡脏腑功能失调影响及肺,皆可为咳嗽病证相关的病变脏腑。但是其他脏腑所致咳嗽皆须通过肺脏,肺为咳嗽的主脏。
肺主气,主宣发肃降,咳嗽的基本病机是内外邪气干肺,肺气不清,肺失宣肃,肺气上逆迫于气道而为咳。
《医学心悟·咳嗽》指出:“肺体属金,譬若钟然,钟非叩不鸣,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自外击之则鸣,劳欲情志,饮食炙赙之火自内攻之则亦鸣。”提示咳嗽是肺脏为了祛邪外达所产生的一种病理反应。
3外感咳嗽转化为内伤咳嗽外感咳嗽病变性质属实,为外邪犯肺,肺气壅遏不畅所致,其病理因素为风、寒、暑、湿、燥、火,以风寒为多,病变过程中可发生风寒化热,风热化燥,或肺热蒸液成痰等病理转化。
内伤咳嗽病变性质为邪实与正虚并见,他脏及肺者,多因邪实导致正虚,肺脏自病者,多因虚致实。其病理因素主要为“痰”与“火”,但痰有寒热之别,火有虚实之分,痰可郁而化火,火能炼液灼津为痰。
他脏及肺,如肝火犯肺每见气火耗伤肺津,炼津为痰。痰湿犯肺者,多因脾失健运,水谷不能化为精微上输以养肺,反而聚为痰浊,上贮于肺,肺气壅塞,上逆为咳。若久病,肺脾两虚,气不化津,则痰浊更易滋生,此即“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的道理。久病咳嗽,甚者延及于肾,由咳致喘。如痰湿蕴肺,遇外感引触,转从热化,则可表现为痰热咳嗽;若转从寒化,则表现为寒痰咳嗽。肺脏自病,如肺阴不足每致阴虚火旺,灼津为痰,肺失濡润,气逆作咳,或肺气亏虚,肃降无权,气不化津,津聚成痰,气逆于上,引起咳嗽。
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可相互影响为病,病久则邪实转为正虚。外感咳嗽如迁延失治,邪伤肺气,更易反复感邪,而致咳嗽屡作,转为内伤咳嗽;肺脏有病,卫外不固,易受外邪引发或加重,特别在气候变化时尤为明显。久则从实转虚,肺脏虚弱,阴伤气耗。由此可知,咳嗽虽有外感、内伤之分,但有时两者又可互为因果。
是不是有点复杂,让人头晕?
那就看看下面简单图表吧。
11咳嗽的中医辨证要点1.辨外感内伤
外感咳嗽,多为新病,起病急,病程短,常伴肺卫表证。内伤咳嗽,多为久病,常反复发作,病程长,可伴见它脏见证。
2.辨证候虚实
外感咳嗽以风寒、风热、风燥为主,均属实,而内伤咳嗽中的痰湿、痰热、肝火多为邪实正虚,阴津亏耗咳嗽则属虚,或虚中夹实。另外,咳声响亮者多实,咳声低怯者多虚;脉有力者属实,脉无力者属虚。
12咳嗽的中医治疗原则咳嗽的治疗应八纲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治疗。
外感咳嗽,为邪气壅肺,多为实证,故以祛邪利肺为治疗原则,根据邪气风寒、风热、风燥的不同,应分别采用疏风、散寒、清热、润燥治疗。
内伤咳嗽,多属邪实正虚,故以祛邪扶正,标本兼顾为治疗原则,根据病邪为“痰”与“火”,祛邪分别采用砝痰、清火为治,正虚则养阴或益气为宜,又应分清虚实主次处理。
咳嗽的治疗,除直接治肺外,还应从整体出发注意治脾、治肝、治肾等。外感咳嗽一般均忌敛涩留邪,当因势利导,俟肺气宣畅则咳嗽自止;内伤咳嗽应防宣散伤正,注意调理脏腑,顾护正气。
咳嗽是人体祛邪外达的一种病理表现,治疗决不能单纯见咳止咳,必须按照不同的病因分别处理。
13中医分证论治1外感咳嗽(1)风寒袭肺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药:三拗汤合止嗽散。
(2)风热犯肺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方药:桑菊饮。
(3)风燥伤肺
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方药:桑杏汤。
2内伤咳嗽(1)痰湿蕴肺
治法: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2)痰热郁肺
治法:清热肃肺,化痰止咳。
方药:清金化痰汤。
(3)肝火犯肺
治法:清肝泻火,化痰止咳。
方药:黛蛤散合黄芩泻白散,也可用龙胆泻肝汤。
(4)肺阴亏耗;
治法: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方药:沙参麦冬汤。
14咳嗽治疗的注意事项(1)多喝水。
水能稀释痰液,湿润咽喉,有时候痰很浓厚,不易排出,就需要多喝水以利于把痰液稀释后咳出来。(2)咳嗽有痰治疗方法:禁用止咳药。
如果是剧烈的干咳,也就是没有痰液的咳嗽,可以谨慎服用如止咳糖浆、甘草片这样的镇静止咳药物。
但是如果有痰,则一定不能使用止咳药,否则的话,带有病毒细菌的痰液就无法咳出,症状也无法消除。假如痰液粘稠,应该服用盐酸氨溴索这样的化痰药。
(3)饮食忌口。
辛辣油炸的食物不能吃,鱼虾等海鲜类也不能吃,会增加咳嗽咳痰的症状。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口味要清淡。
(4)用不用抗生素???
感冒咳嗽多为病毒感染,但如果咳出黄痰,基本是合并有细菌感染,因此这个时候在医生指导下可以选用一些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类。
(5)有痰难咳时的治疗方法
拍拍肺部。有时候痰液难以咳出,可以坐直了让家人帮忙拍打背部肺所在位置。手要像舀着水那样的姿势,从下往上拍。力道要稍微大一些,不然没什么效果。
15咳嗽时要注意的礼节不过,俗话说:咳嗽咳嗽,医生难医,病人难受!要是咳嗽反复发作,治疗效果都不好,该怎么办呢???
那就请及时来就诊,我对顽固性咳嗽治疗可有高招哟。。。
—END—健康管理|医生咨询
慢病教育|名师课堂
冷建春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