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睡觉盗汗是什么原因中医教你如何调理

安卓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jdsshang.com/shenghuo/24437.html

医学上将在睡眠中出汗、醒后即止,称之为“盗汗”。专家表示,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证。盗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后汗出。

在《黄帝内经》有一个词叫“寝汗”,“寝”是指睡觉,“寝汗”就是在睡觉的时候出汗。到了汉代,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形象地用“盗汗”来命名人们在睡梦中出汗这种症状。自此以后,历代医家均沿用此名。

出汗是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然而出汗“过了头”就要重视了。

中医如何解说盗汗

从中医观点来看,夜间盗汗有可能是气虚或阴虚造成,如果是气虚引起的盗汗,一般是血管扩张功能不好,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方来调整;心血不足造成的盗汗,心悸少寐,宜补血养心,以归脾汤加减方来治疗。

如果是阴虚体质引起,身体出现燥热症,也会有盗汗现象,此时可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方来改善。此外,阴虚火旺的盗汗,五心烦热,宜滋阴降火,用之以当归六黄汤加减方,但建议由医生鉴别诊断后,再服药改善。

盗汗分为两种,一种属生理性的,一种属病理性的。现代医学认为,小儿代谢旺盛,活泼好动,出汗往往比成人量多,属生理现象。另一种指入睡后出汗,醒后即止,多属虚劳之症,尤以阴虚者多见。中医的说法是“阴虚则盗汗”,“阳虚则自汗”。

临床也有因阴虚而阴损及阳的阴阳两虚,由血瘀而致水湿内停的血瘀与水湿并见等,鉴别时更需详审,所以又细分为:阴虚盗汗、阳虚盗汗、气虚盗汗、血瘀盗汗、血虚盗汗、湿阻盗汗、外感盗汗。

盗汗的分类

1、轻型盗汗的人

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时许,或在睡醒前1~2小时,汗液易出并且出汗量较少,仅在睡醒后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汗湿,醒后无汗液再度泄出。一般没有不舒适的感觉。

2、中型盗汗的人

入睡后不久汗液即泄出,甚至可使睡衣湿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也不再出汗。这种类型是属于热作汗出,常有烘热感,睡醒后有时出现口干咽燥的感觉。

3、重型盗汗的人

重型盗汗的人,汗液极易泄出。入睡后不久或刚闭上眼即将入睡时,即有大量汗液涌出,出汗后,人可能会被惊醒,醒后汗液即霎时收敛,再入睡再次出汗。出汗量大,汗液常带有淡咸味或混有汗臭,甚至使床单被子浸湿,晚上需要替换衣服多次,否则无法安睡,更严重的是,床板上也印出汗迹。

如果是重型盗汗的人,医院做详细检查,有可能是甲状腺、结核、糖尿病等病症,需要及时治疗。

哪些疾病可能引起盗汗

甲亢由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分泌过多的甲状腺素,代谢率增高,表现为神经兴奋性增高,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可出现怕热、多汗,也有夜间盗汗者。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多汗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兴奋,而致汗腺分泌增加;其次,血糖代谢率增高也是糖尿病病人多汗的原因之一。

结核盗汗是结核病中毒症状之一,由于结核菌的毒素及其代谢产物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结果。

肿瘤盗汗也是肿瘤病人的常见症状之一。

此外,高血压病、更年期综合征、低血糖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心内膜炎等疾病以及术后体虚、精神紧张、心理压力等因素都可能引起盗汗。但大部分盗汗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其发病机制主要是交感神经异常兴奋所致。

中医如何治疗盗汗

1、针灸

医生对病人针灸的目的是调节神经反应、让神经比较稳定,常用穴道有内关、合谷、三阴交、足三里等,具调节收敛汗液效果。手汗症患者平时不妨多按摩这些穴位,有保健及舒缓症状功效。

2、中药

中药则是依据个人体质使用不同药方,例如表虚体质的人须补气、调节津液;容易因为紧张、压力冒汗的人,则可以服用疏肝、安定心神的药材。

3、按摩

复溜是足少阴肾经的穴位,肾阴虚容易出现盗汗,按揉此穴可以起到滋阴润燥,回阳救逆,消肿、利水的作用,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亦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是治疗足阴经病患的重要穴位,按揉之可以补血养阴,增强治疗效果。

合谷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按揉之可以起到疏风解表,通降胃肠的功效,合谷属阳,复溜,三阴交属阴,一阴一阳,一补一泻,增强盗汗治疗效果。

4、食疗

1.气虚患者

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多汗的气虚患者可以饮用麦稻枣茶(浮小麦15克、糯稻米根15克、大枣5颗),或取黄芪15克、白朮8克、防风10克、乌梅3颗,视个人口味用~cc不等的水量煮成中药茶饮。

2.阴虚体质者

若是属于手脚心比较热、心烦易怒、口干舌燥、易盗汗的阴虚体质者,则取麦门冬15克、西洋参9克、莲子6克、红枣3颗,煮成茶水当饮料喝。

中医教你如何预防盗汗

中医认为,“汗为心液”,若盗汗长期不止,心阴耗伤十分严重,应积极治疗。在治疗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自我养护。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加强必要的体育锻炼,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

2、在饮食方面,要摸索出与自己病证有利或有弊的饮食宜忌规律,进行最适合自己食疗调养。如属阴虚、血热及阴虚火旺的病人,应禁食辛辣动火食物,切勿饮酒,并多食一些育阴清热的新鲜蔬菜等,以使汗腺的分泌功能牢固的在机体健康的基础上得到恢复。

3、在条件允许时,适当调节一下居住环境的温度与湿度,如阴虚血热者的居住环境就应稍偏凉一些等。

4、患者的被褥、铺板、睡衣等,应经常拆洗或晾晒,以保持干燥,并应经常洗澡,以减少汗液对皮肤的刺激。

5、重症盗汗且长期卧床的病人,家属应特别注意加强护理,避免发生褥疮。还要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神志、出汗量大小,如有特殊改变要及时向医生报告。

以上是盗汗的症状以及调理方法,如果情况严重,请及时就医。

文中治法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地址详情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xiudiannao.com/hxyjc/616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