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的使用在张仲景的《伤寒论》中出现过两次,一例“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服药方法:药冷后纳入鸡子黄,搅拌均匀,温服。主治:少阴病,心中烦,不得卧。
临床上有阴虚火旺的失眠,大病后气血两虚失眠效果都非常理想。二例“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此处的鸡子要去黄,将苦酒半夏纳入鸡蛋壳中烤,然后徐徐服下。苦酒即现在的醋,半夏用生半夏。现代用于治疗慢性咽炎,喉炎及声带麻痹均有效。
小小一枚鸡蛋,多样的吃法
煮、蒸、煎、炒...
我们用生活的习惯去品尝他的美味
是否又曾认真注意过他的营养价值呢?
尤其,在中医的眼中他又是什么样角色呢?
中医认为鸡蛋“药食两用,以食为主”,蛋清性微凉,蛋黄性微温;蛋清能清热,蛋黄能补血,二者合一则性平和,是独一无二的平衡食品。
鸡蛋能入脾、胃经,脾是什么?脾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我们身体的要靠来把食物的精华转化成气血供养全身,而鸡蛋有益气养血之功效,所以可以补益五脏虚弱,扶助正气。
现代医学也证明,鸡蛋几乎包含了人体需要的所有成分,具有天然食品中最优秀的蛋白质,能提供多种必须氨基酸,蛋黄还含有一定量的卵磷脂及磷、钙、铁等,能补充多种维生素。
因此来说,鸡蛋对于病后、产后身体虚弱的人来说特别有好处。
01
鸡蛋药用价值
蛋黄在民间应用颇多,如乳头皲裂、下肢皮肤溃疡的外用。中医认为鸡蛋黄有养血滋阴益智功能,用于心血不足、失眠烦热。
蛋清有清肺利咽功能,外敷患处可治烫伤、烧伤、流行性腮腺炎等。
蛋壳内衬的薄皮有滋阴润燥、润肺止咳作用,适合风燥干咳。
蛋壳能制酸、止痛,研末外用可用于外伤止血、固涩收敛。蛋壳研末内服可用于胃溃疡反酸、胃炎疼痛,并对补钙(钙食品)有益。
02
鸡蛋食用好处
1、帮助减肥
研究证明,早餐吃鸡蛋的人,比吃饼的人更容易减轻体重。
2、蛋白质的绝佳来源
鸡蛋的蛋白质中含有人体的所有必需的氨基酸,是最全面的蛋白质。
3、有益大脑发育和记忆力
蛋黄中有丰富的胆碱成分,能促进大脑发育,有益大脑功能。同时,胆碱对提高记忆力、反应力都很有帮助。
4、保护视力
蛋黄中的两种抗氧化物质,叶黄素和玉米黄素,能帮助保护眼睛不受紫外线伤害。同时,有助于减少患老年白内障的风险。
5、抗高血压作用
醋蛋能抑制血压上升,防止动脉硬化发生,并能促进体内钠的消除,改善钠的代谢异常,保持体内钠和钾的平衡。
6、调节血脂作用
蛋黄中的卵磷脂可维持胆固醇脂酶活性,影响体内脂肪的运输,而防止其沉着,有一定的抗As、抗脂肪肝和预防脑血管障碍的作用。
7、改善肤质
卵磷脂能促进汗腺分泌,改善皮肤营养,促进皮肤生长与再生,减少老年斑和皮肤色素沉着,对皮肤有明显保护作用;尚有乳化、抗氧化、增溶、保湿等作用,并可作为药物载体。
8、强身健脑作用
卵磷脂是构成细胞膜脂质双层的基本成分,具有滋补强壮作用,能促进机体重要器官的生长发育,有利于消除疲劳,增强记忆,对防止衰老也有重要意义。
9、鸡蛋性价比高
与其他富含蛋白质的食材相比,比如培根、牛肉,性价比要高得多。而且比面包、馒头、谷物片等更耐饿。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能为你持续平稳提供能量,让饱腹的时间更长。
臭灵丹煮鸡蛋
记得小时候咽痛、牙痛,母亲就找一颗臭灵丹草连根挖来洗净后,枝叶根一同煮,差不多的时候放一两个鸡蛋,然后就让我们吃了鸡蛋喝了汤,第二天咽痛牙痛就好了。
臭灵丹别名又叫:狮子草、臭叶子。味苦辛,寒,归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云南中草药》:“治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口腔炎,防治流感”。
清酒煮鸡蛋
这里的清酒是醪糟,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甜白酒,甜白酒煮沸后放入鸡蛋煮熟即可,以前老一辈的人们产后就煮这个给产妇服用,不仅补气养血通乳,还祛瘀生新。
醪糟味甘、辛,性温。归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补气、生津、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