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们的健康意识和以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不少人有定期体检的习惯,还有人会在家里定期测血压、血糖等。但是,有些人一看到血糖高于正常值,就立刻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糖尿病。其实,血糖升高虽然是糖尿病的主要判断标准,但这并不代表血糖高了就是发生了糖尿病。
血糖高是糖尿病吗?
其实,血糖升高虽然是糖尿病的主要判断标准,但并不代表血糖高就是糖尿病。例如如下几种情况:过度兴奋、过度体力活动、发热、感染、大出血、创伤、手术、麻醉、昏迷等,都有可能造成应激激素增多、糖耐量下降、血糖飙升等暂时性的血糖变化。
那么,是不是血糖高也不用管呢?当然不是,糖尿病是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其中一高血糖为主要标志。
高血糖不一定是糖尿病,糖尿病的危害也不是高血糖,而是血粘度增高。临床发现,肝硬化的病人出现了高血糖症状,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病人出现了高血糖症状,癌病人出现了高血糖症状;其结局没有出现冠心病、脑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血管栓塞性并发症,因为这些原发疾病没有血粘度增高的现像。
而糖尿病,不仅仅是高血糖的问题,还有一个血糖的去向问题,其实,在代谢过程中,降糖药物把血糖也变成了脂肪。这些脂肪沉积在血管壁上,就造成了动脉硬化,也就必然造成栓塞。也就是说,长期血糖和血脂处于较高的位置时,就会导致患者引发冠心病、高血压及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所以糖尿病患者应加强控制好血糖和血脂,并积极采取科学的治疗,避免危害发生。
以下七种情况表现为血糖升高,但不是糖尿病
1、饱食或高糖饮食,引起的血糖升高;
2、剧烈活动及情绪紧张,引得血糖升高;
3、饥饿和慢性疾病使体力下降,引起糖耐量减低,使血糖升高;
4、应激状态下的血糖升高。如在急性感染、创伤、脑血管意外、烧伤、心肌梗死、剧烈疼痛等应激状态下,人体胰岛素拮抗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髓质激素、生长激素等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使血糖升高。
5、某些药物引起的血糖升高。服用如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速尿、女性口服避孕药、烟酸、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均可引起一过性的血糖升高。
6、肝脏疾病时,肝糖原储备减少,可引起血糖升高。
7、一些内分泌疾病,引起的继发性糖尿病。如肢端肥大症、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可以引起继发性糖尿病。一般情况下,原发病得到治疗,继发性糖尿病也将会消失。
虽然说血糖高不一定是糖尿病,但是确实是糖尿病的前兆,所以出现高血糖现象还是需要注意观察的,如果一旦确诊为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也好及时采取对策。
糖尿病诊断标准:
1、糖尿病的典型症状+随机血浆葡萄糖浓度大于等于11.1mmlo/升。
2、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大于等于7.0mmol/升。
3、糖耐量试验的餐后两小时血浆葡萄糖浓度大于等于11.1mmol/升。以上三点满足任何两点均可诊断,但每一点均需在另外一天加以证实。
另外,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正常空腹血糖的范围为3.9~6.1mmol/L,餐后血糖2小时血糖;7.8mmol/L,当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为糖尿病;如果空腹血糖在6.1mmol/L~7.0mmol/L则称为空腹血糖损害。如果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在7.8mmol/L~11.1mmol/L则称为糖耐量减低。空腹血糖损害与糖耐量减低可看做从正常到糖尿病的一个过渡阶段,但如果治疗得当,可以逆转为正常。如果治疗不得当,则发展为糖尿病。
便携式血糖仪的检测结果不能用于诊断
便携式血糖仪检测的是肢端毛细血管全血的血糖,而不是糖尿病诊断标准采用的静脉血浆血糖,二者是有差别的,不能混为一谈。便携式血糖仪只可用于日常的血糖自我监测,其数值不可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依据。
糖尿病容易盯上五类人:
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由于缺乏运动、不合理的饮食或先天性家族遗传等原因使得糖尿病这种全身性的慢性疾病越来越多的在周围人群中发生,值得注意的是,如下人群需特别注意预防糖尿病,因为他们是易被糖尿病盯上人群。
1、家族人群中犯有糖尿病的人。特别是2型糖尿病有明显的遗传性,因此此类人群更应该早做预防。
2、从体力劳动转变为脑力劳动的人群。这类人群很容易因减少运动使得身体的免疫力等下降,诱发糖尿病的发生。
3、肥胖者。由于肥胖者胰岛素受体减少,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对胰岛素产生抵抗作用。为了维持正常血糖水平,易出现胰岛素长期的超负荷分泌,胰岛的功能受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所以肥胖者容易得糖尿病。
4、女性妊娠时曾经有过血糖增高者;或分娩过巨大胎儿的女性。
5、长期用某些药物者。某些药物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诱因。这些药物包括苯妥英钠、噻嗪利尿剂、皮质类固醇激素、β-受体阻滞剂、某些避孕药等。
皮肤发出的7大糖尿病信号: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下降。其实糖尿病的第一个信号是出现在皮肤上,你注意到了么?
1、皮肤瘙痒。由于早期糖尿病患者皮肤是细菌和真菌滋生之地,患者还会出现皮肤干燥、瘙痒等症状,女性患者主要是阴部瘙痒,挠抓伤了皮肤组织以后还会发生其他感染。
2、毛囊炎。早期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血糖浓度已经比正常人高,皮肤组织的含糖量也高,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发生感染,其中最常见的是毛囊炎。皮肤上会出现痱子样的炎症。这些痱子样的小疙瘩里面有脓液,触摸时会痛,把脓液排出后会愈合,但会反复发作,此起彼伏。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引起毛囊周围炎,又叫做疖。
3、出汗多。由于糖代谢障碍,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兴奋,汗腺分泌异常,糖尿病患者皮肤潮湿多汗,动不动就汗流浃背。这可能是神经病变的前兆,是糖尿病的并发症,患者应给予足够重视。
4、感觉异常。四肢的皮肤时有麻木灼热感,也有人四肢疼痛,穿衣服和盖被子的时候疼的更厉害。长期高血糖可引起神经系统并发症,但有些患者出现感觉异常后仍然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
5、皮肤疱疹。糖尿病人身体抵抗力弱,皮肤容易感染。有的患者皮肤上会长水疱,里面有透明的浆液,多出现在手脚上。虽然水疱几周内就可愈合,但会反复出现。
6、皮肤伤口很难愈合。正常人的伤口有自我修复愈合的能力,当罹患了糖尿病之后,这个能力就会被削弱。这是因为,高血糖会阻止血液流通,减缓伤口愈合进度,延长伤口愈合时间,还会损伤神经组织。如果出现这个信号,别犹豫,医院就诊。
7、脱发,皮肤颜色变深。早期糖尿病常常引起脱发,这是一种糖尿病造成的长期毛囊营养不良性脱发。它还可以引起腋窝和颈部皮肤颜色变深,这是因为已经出现了胰岛素抵抗,尽管此时的血糖并不高,但接下去就很有可能发展成为糖尿病。
另外,黄色结节、面色发红等也是糖尿病发出的皮肤“信号”,但这些在临床中不多见。专家提醒,如果发现皮肤出现以上异常,医院进行糖尿病筛查,及早治疗,以防出现严重并发症。
血糖高是糖尿病吗?以上的介绍已经告诉你答案,血糖高并非是糖尿病,但你的血糖持续升高,可要当心是糖尿病的前兆!
预防糖尿病离不开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饮食。
素食全餐为什么调理糖尿病效果好呢?
答:一是因为它纠正了糖尿病的高热量(米面,肉食,油腻)食物摄取过多的状况,坚果,种籽,粗粮,豆类等都是缓慢消化吸收的食材,升高血糖缓慢,细胞边吸收边消耗,基本不动员胰岛素来调整血糖,所以糖尿病人不用打胰岛素血糖就降下来了;
另一方面素食全餐这么丰富的提供了细胞修复的建筑材料,各种营养素,特别是平常食物容易缺乏的微量元素,矿物质,必需脂肪酸,维生素(B,A,E等),改善了三大物质代谢,同时还修复了胰岛细胞和亚健康的肝细胞,自身分泌胰岛素功能渐渐恢复,肝脏合成糖元回收血糖的功能也逐渐恢复,血糖就降了,糖尿病就好了,并发症就不可能有了!
另外,中的苦瓜籽、芹菜籽、荞麦、黄豆、黑米、薏米、红小豆、豇豆、绿豆、枸杞、金银花、榛子、栗子、杏仁、核桃、海带、黑木尔等等一些食才都是有降糖意义的,把这种食材混合在一起,分别占到五种颜色:青、红、黄、白、黑,对应着能够去滋养我们的五脏,恢复脏腑的自愈力,调整你身体的阴阳,对于糖尿病多脏腑并损的特殊状况来说,是大有裨益的。
了解换食和素食全餐请加
订购素食全餐微店:
社群时代,共享经济,每个人都是健康和快乐的链接点,加入创富团队吧,通过您让更多的人分享健康、分享财富!
加盟代理请联系:ammy
更多知识请加北京那个医院看白癜风看的好白癫风是怎么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