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再犯的治鼻炎偏方,救人一鼻”是真的吗?
曾经在一个帖子看到,永不再犯的治鼻炎偏方:维生素c三片,红霉素肠溶片二片,扑尔敏一片,地塞米松一片,甲硝唑一片。早晚各一次,连服三天。需要的转走,救人一鼻啊!
这是个西药方子,西药一般不叫偏方,可能是某个庸医针对急性鼻炎的“处方药”,很多慢性鼻炎是千万不能用这个方子的。
其中的维生素c能提高一下免疫力,红霉素是抗革兰氏阳性菌的,扑尔敏是抗过敏的,地塞米松是激素药,甲硝唑是抗厌氧菌的。一般急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是病毒感染,维生素c、扑尔敏、地塞米松之类可以缓解,但不能根治;
想要根治鼻炎就必须了解鼻炎的种类,这样才能对症下药,不过光相信偏方也是不科学的唷,调理好鼻炎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好的传统配方和时间都很重要。
鼻炎症状有很多种,他们有什么不同之处:
慢性鼻炎
长期间歇性或交替性鼻塞,导致头晕脑胀,严重影响睡眠、工作和学习。黏脓性鼻涕常倒流入咽腔,出现咳嗽、多痰。
急性鼻炎
①初期1~2天。病人常有全身不适、畏寒、发热、食欲不振、头痛等。鼻腔及鼻咽部干燥、灼热感,鼻内发痒,频发喷嚏。
②急性期2~5天。原有症状加重。成人体温38度左右,小儿高达39度以上,常因高热出现呕吐、腹泻、昏迷甚至抽搐。
药物性鼻炎
长期使用各种伤害鼻黏膜的鼻炎药物或激光、手术,导致鼻腔持续性鼻塞,时常流鼻血。
萎缩性鼻炎
呼吸恶臭、鼻腔分泌物呈块状、管筒状脓痂,不易擤出,用力抠出干痂时,有少量鼻出血。常误以为是感冒的初期鼻炎。
天气转凉后,有些病人早上起床后连续打喷嚏、流鼻水,温差大时鼻塞,误以为是感冒而随便吃点感冒药,导致病情日益加重。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如何用艾灸调理鼻炎,其中包括艾灸调理鼻炎的方法、注意事项及艾灸的禁忌,相信大家通过文章的阅读能够了解艾灸对鼻炎的好处,并给大家带来帮助!
艾灸疗法治疗鼻炎的穴位和方法:治疗鼻炎(包括急性鼻炎、慢性鼻炎、药物性鼻炎、萎缩性鼻炎……)一系列鼻炎,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治疗。
穴位:迎香、印堂、攒竹、肺俞穴
注意事项:在我们用艾灸治疗鼻炎时要注意温度,因为艾灸的热度很高,稍有不慎就会在脸上留下疤痕,所以我们使用艾灸治疗鼻炎时要时刻注意温度的变化。
很多人艾灸治疗鼻炎不方便加上肺俞,因为肺俞在背部,自己够不着。但肺俞在调理鼻炎方面功不可没。我们都知道,肺主皮毛,“皮毛”为一身之表,包括汗腺、皮肤与毛发等组织,有分泌汗液、润泽皮肤、调节呼吸和抵御外邪之功能,是人体抵抗外邪的屏障。
肺通过其宣发作用能将卫气和气血津液输布全身,温养肌腠皮毛,以维持其正常生理功能。
调理鼻炎穴位指示图:
迎香穴
此穴在鼻旁,因能主治“鼻鼽不利,窒洞气塞”,鼻塞不闻香臭,故名。
印堂穴
印,泛指图章;堂,庭堂。古代指额部两眉头之间为“阙”,星相家称印堂,因穴位于此处,故名。
攒竹穴
攒竹,攒,聚集也竹,山林之竹也。攒竹名意指膀胱经湿冷水气由此吸热上行。
肺俞穴
因其内应肺脏,是肺气转输、输注之处,为治疗肺脏疾病的重要腧穴,故名肺俞。
可见皮毛的功能是受肺气支配的,所以说“肺主皮毛”《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皮毛者,肺之合”《素问》,“肺主一身之皮毛,在调理鼻炎和外感的时候,肺俞穴,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用艾灸调理鼻炎,灸后鼻腔内白细胞明显降低,对免疫球蛋白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可以很快改善机体的免疫力。
所以,我们在调理鼻炎和感冒的时候,除上述穴位外最好加上肺俞穴。
记得随手携带一品大艾唷~
本文由综合整理/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