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天气愈来愈热,日渐攀升的气温,容易使人中暑。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或家人是否中暑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中暑的相关知识。
中暑是指在高温、高湿及无风环境中,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而出现相关临床表现的疾病。
中暑严重程度分级:
?先兆中暑:常常感到大量出汗、头晕、眼花、无力,恶心、心慌、气短,注意力不集中,定向力障碍。体温常常低于37.5℃。在离开高温作业环境进入阴凉通风的环境时,短时即可恢复正常。
?轻症中暑:病人除有先兆症状外,有的表现为体温升高至38℃以上,皮肤灼热、面色潮红,面色苍白、呕吐、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通常休息后体温可在4小时内恢复正常。
?重症中暑:重症中暑病情较危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及生命。根据不同的发病机制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类型。
(1)热痉挛:多由于大量出汗后,由于口渴而大量饮水,导致摄入水过多,而电解质摄入过少,从而导致血氯化钠下降,发生肌肉阵发性痉挛。
(2)热衰竭:多见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病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多汗、疲乏、无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和肌痉挛,心率明显增快、直立性低血压或晕厥。中心体温升高不超过40℃,无意识障碍。
(3)热射病:以高热(中心体温40℃)和意识障碍为特征。分为劳力性和非劳力性两种类型。
劳力性热射病: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多在高温、高湿和无风天气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体育运动时发病。
非劳力性热射病: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多见于居住拥挤和通风不良的城市老年体衰居民。
预
防
中
暑
1.要尽量避免在正午高温时段出门,不要长时间在阳光下曝晒或在高温、高湿度、气流静止的环境下活动或工作。
2.外出时要注意使用太阳伞、太阳帽、太阳镜等物品,免受阳光的直接照射。还要进行充分的耐热锻炼。
3.健身后要多饮开水,出汗多的人可饮淡盐水。喝盐水时,要少量多次地喝,才能起到预防中暑的作用。
4.穿着应宽松,多穿棉质布料的衣服。
5.多食梨子、西瓜等水果;可饮一些消暑清热化湿的凉茶,或饮冬瓜、莲蓬、苡米汤水等。此外,绿豆汤、菊花茶、酸梅汤等也是方便理想的消暑饮料。
6.外出旅游或出差时若感不适,可用一些如仁丹、清凉油、风油精、十滴水等降温药品。
7.充分休息,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中暑的处理
?搬运中暑者
迅速使中暑者脱离高温环境,将其搬至阴凉、通风的地方。
?帮助散热
应用风扇、空调、冷水或稀释的酒精擦拭等物理降温方法帮助散热。
?正确补水
高温环境下,一旦感到不适时,及时服用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并多喝些淡盐水,以补充流失的体液。
?及时医学救助
轻症中暑人员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后,若症状不见好转,应及时就医。
对已发生昏迷、高热、抽搐等症状的重症中暑者,立即拨打,医院进行抢救。
夏日,家中可常备以下几种防暑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清凉油:能提神醒脑,给人以凉爽、舒适之感。
藿香正气水:能散热解暑、解毒辟秽。主治中暑、腹痛泄泻、痢疾等症。
仁丹:清暑开窍。用于伤暑引起的恶心胸闷,头昏。
十滴水:适用于夏时中暑、头昏头痛、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患者。
风油精:能清暑解毒,利湿除烦,镇痛驱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