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十人九“痔”,可见痔疮的发病率还是非常高的,在临床上,痔疮的发病率高达50%,而且女性多于男性。但是,许多患者得了痔疮,往往不知如何应对,有些人羞于看医生,自己在家用药;有的随便找诊所、让社区医生检查开药;还有人认为痔疮手术后容易复发;大多数患者惧怕疼痛,甚至听信痔疮手术是“天下第一痛”的说法,不敢看医生。而事实上,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痔疮的治疗早已进入微创化、无痛化时代。
首先,我们让肛肠病专家靳胜利来给大家科普一下痔疮的发病因素。
常见的原因:
1.直立行走,久坐久站。
2.排便习惯、腹泻及便秘。
3.女性的怀孕、分娩。
4.遗传因素。
5.反复炎症感染。
6.饮食辛辣刺激食物。其他诱发因素,如过度负重、慢支、肺气肿、前列腺肥大、职业因素等,也会促使痔疮发生。
中医认为痔疮的发生多与风、湿、瘀及气虚有关,加之脏腑本虚,风燥湿热下迫,瘀阻魄门,瘀血浊气结滞不散,筋脉横解,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成痔。临床有风伤肠络、湿热下注、气滞血瘀、脾虚气陷等证型。
痔疮常见的危害有哪些?
1.导致贫血
以便血为主要症状的痔疮患者,日久往往出现贫血。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随着患者的失血量的增加,会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虚弱、久坐久蹲后突然站立,可导致虚脱或晕厥。
2.导致皮肤瘙痒湿疹
由于痔块脱出及肛门括约肌松弛,粘液流出肛门刺激皮肤,而导致皮肤瘙痒和肛门湿疹。
3.影响肛门功能
痔疮如不及时治疗,病灶不断加重,形成脱肛、直肠粘膜脱出,使肛门括约肌松弛,甚至部分失禁。
4.妇女患者会引发妇科炎症
如果痔疮出血或发炎往往会导致细菌大量繁殖,引发各种阴道炎、尿道炎、膀胱炎、附件炎等妇科炎症。
5.降低生活质量
出血、脱出、潮湿、瘙痒加之疼痛等不舒适感,长久会而影响生活质量。
6.易掩盖直肠癌
不少人把肠癌的出血当作是痔疮出血,结果延误治疗时机,等到就医时往往已是中晚期。
那么痔疮应该怎样预防呢?
这里,靳胜利主任教给大家一套预防痔疮八要素:
1、要清淡、高纤维饮食,少食刺激性食品
蔬菜、糙米、杂粮、海藻类等含有粗纤维较多,能够形成明显的食物残渣,使大便松软,每天饮水-ml,肠道濡润,大便才能通畅。酒类、辣椒、生姜、芥末等刺激性食品容易刺激胃肠,在排泄的时候会刺激肛门,诱发便血或炎症,所以尽量避免此类刺激性食品。
2、要保持肛门清洁
肛门部位很容易诱发炎症瘙痒。清洁肛门的时候,用温水要比用手纸好。特别是内痔患者,用坐浴盆或局部轻柔冲洗会更好。注意不要用肥皂,水洗后应保持干燥。
3、要保证排便不超过10分钟
排便时间不超过10分钟,最好3分钟以内。正常情况下,大便在1分钟内就会出来,所以从坐到马桶、开始排便、到离开马桶,这个过程最好控制在3分钟内。如果感觉仍有残留的大便没有出来,那也先起来,等有便意的时候再去洗手间比较好。
4、要避免久站久坐
长时间坐着驾驶或者工作,会对肛门持续产生压迫,容易形成痔核。为了防止这痔疮,最好在坐着或站着工作2小时后,躺5分钟休息休息,或做些提肛、倒立等简单的活动。
5、要经常顺时针用手揉摸腹部
顺时针用手揉摸腹部,可以促进肠蠕动,有助于调和肠胃,助消化、预防和治疗便秘。
6、要保持腰部和臀部暖和
腰部和臀部冰冷的话,肛门周围的血液循环就不畅。所以应该多穿衣服保持温暖。紧身衣会影响局部循环,加重肛门疾患,所以最好穿宽松的衣服。
7、要每天温水坐浴,适当提肛运动
尝试每天用40度左右的温水坐浴,将臀部浸泡10~15分钟,平时可以适当做些提肛运动,吸气时像忍大便一样,肛门收紧上提,持续5秒钟左右,呼气时肛门自然放松,一提一松,反复进行。
8、要避免便秘及腹泻
患上便秘,患者通常会在马桶上坐较长时间,用力排便,这样应该避免便秘,同样,腹泻也会刺激肛门,所以一旦发现症状,就应立即诊治,避免更严重的疾患。
中医治病特色在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根据患者体质及病变部位的不同,临床上辨证选取一些治疗本病的单方、验方内服,配合中药外敷、熏洗等,可使药物直达病所,起到益气养血、疏通经络、祛瘀生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润肠通便等作用,亦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先进的无痛微创疗法已经广泛的应用于肛肠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其中PPH、RPH、TST等新型痔疮治疗技术,对内痔、混合痔、环状痔、严重脱垂痔、脱肛等都有着非常理想的疗果。
目前,更加微创的治疗技术是“痔软化注射疗法”,几乎达到无创伤,疗效确切,不留瘢痕,不留后遗症,甚至可以达到随治随走,特别是对于凝血系统障碍、血小板减少、瘢痕体质、严重贫血、年老体弱、合并多种慢性病、工作繁忙及不耐受手术者,更能显示出其独特优势。
总之,痔疮的防治还是要养成良好的工作、生活、饮食和排便习惯,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一般早期以保守治疗为主,如果有反复的脱出、出血或疼痛,出现其中任一症状,最好能够及时到正规的专科进行诊治,需要手术时,一定要及时,以免贻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