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有时候很简单,有时候很复杂,其实只要掌握好以下几个口诀,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养殖大咖!
患病治疗口诀
患病治疗你细听,一管二补三治疗。
提高温度加能量,增强机体抗病力。
细心挑出病弱鸡,隔离治疗效果好。
加强消毒你要做,一天两次杀细菌。
温度升高要通风,没有慢呼肠道菌。
治疗期间常哄群,白天夜里要值班。
西药都有三分毒,天天用药没好处。
中药能够调五脏,多用中药效果好。
得病对症很重要,补充多维是关键。
肠道黏膜若脱落,多数药物都无效。
治病必须要用药,对症选药是重点。
用药如果不对症,耽误病程还耐药。
疾病观察口诀
先瘫后死是啥症,球虫肠炎快排毒。
大肠杆菌心包炎,法氏囊炎腿出血。
新城疫病肠出血,支原体病肚出沫。
仰面死亡是啥症,球虫猝死大肠菌。
死后素囔食量足,多是猝死肠道菌。
肾型传支白灰汤,通风肾肿加能量。
粪便发白是啥症,大肠杆菌法氏囊。
粪便发黄是啥症,小肠球虫肠毒症。
粪便发绿是啥症,新城疫病粪鲜绿。
大肠杆菌粪灰绿,出现绿便三四处。
尽快用药控大群,出现绿便十来处。
用药治疗成本高,价格合适快处理。
叫声碗转似鸟鸣,呼吸传支快驱痰。
呼细困难叫声哑,大肠杆菌心包炎。
大群咳喘是啥症,大肠杆菌支原体。
白喉鸡痘去伪膜,嗉囔积液新城疫。
二十天前病好治,对根对症药量足。
三十天后病难熬,药费太高病难去。
耐心观察不费力,养鸡就赚细心钱。
降低养殖药费口诀
养殖药费为何高?关键问题在管理。
可惜用碳舍温低,造成鸡体体质弱。
二十天前别惜碳,舍温别低二十八。
舍外刮风舍温低,天气变化鸡应激。
无病改善舍环境,别老考虑用啥药。
平时注意晒垫料,天气一潮就铺料。
舍内干燥温度好,鸡也乐意你赚钱。
防治不分轻和重,乱防乱治浪费药。
用药防病太混乱,无病无痞乱投药。
不知成分乱用药,几种药物同成分。
用了三天才知道,造成药物中了毒。
养鸡如同养孩子,出现疾病别心急。
找出原因药对路,千万不可一把抓。
世间哪有灵丹药,一顿两顿好不了。
关键问题在预防,预防千万别小瞧。
春秋养鸡鸡怕吹,夏秋养鸡鸡怕闷。
大型疫情随风到,鸡喘鸡拉别心慌。
自己算算经济帐,用药卖鸡多思量。
夫妻协商很关键,埋怨争吵无结果。
处理合宜能赚钱,棚棚赚钱养殖兴。
肉鸡的四眼管理口诀在实践生产中,总结出以下的管理口诀:
肉鸡饲养效益高,饲养管理最重要,饲养肉鸡短而快1,科学养鸡不失败.
饲养肉鸡讲技术,进雏之前先消毒,提前升温三十度,肉鸡进舍成健雏。
肉鸡进舍先饮水,电解多维防应激,饮水开食在当天,千万把好温度关。
温度控制非绝对,鸡雏不能乱扎堆,预防用药雏宝宝,清理肠道防感染。
进鸡一周须首免,新支2二联滴鼻眼,免疫应激须预防,氨基维肽增加量。
保证温度再通风,防止鸡得腹水症,两周之内防沙肠3,白痢糊肛鸡尖腔。
通风选择午两点4,温度易控鸡健康,温度随日要下降,周降两度不能忘。
平养棚养都一样,两种管理需牢记,平养肉鸡高垫料,鸡只卖完清除掉5。
棚养肉鸡卫生好,少得球虫效益高,囊病免疫在两周,囊病提前难应付。
三天始得法氏囊,囊病早得早预防6,囊病免疫需饮水,免疫适时选择对。
囊病免疫先断水,两到六时按常规。免疫效果须提高,用上辅免肯定好。
免疫质量要想好,免疫前后毒莫消。日龄增加鸡渐长,霉形大肠常侵袭7,
两病易诊难治疗,饲养管理须加强。氨味过浓鸡流泪,肿头肿脸呼不畅,
呼吸困难是症状,引起症状病多样。霉形用药有天敌,福多泰乐治顽疾,
大肠杆菌包心肝,敏感药物抗细菌。规模养鸡大群控,早诊用药需主动,
误诊延时病程长,药物无效鸡死亡,医院,控制疾病不犯难。
三周肉鸡体重增,夏季管理不能松,肉鸡生理无汗腺,怕热降温真困难。
鸡至三周盲肠长,预防球虫肠兴旺。球虫生长易耐药,肉鸡专用球安宝。
新支三周要二免,需用药物防继染。肉鸡三周病易感,霉肠新囊8并感染。
鸡用维免体质强,病鸡用药少死亡。病鸡管理别疏忽,轻视治疗死亡多。
针对用药量倍增,最佳疗量死亡轻。大鸡管理须加强,四周防疫法氏囊,
囊病四周加强免,防疫程序进行完。后期肉鸡生长快,不用维免不能卖,
七周售鸡最划算,一次售鸡要卖完,售完肉鸡清鸡棚,做好准备养下批。
养鸡周期要抓紧,一年五批才算稳。饲养管理技术高,全面掌握效益好。
养鸡技术口诀(值得收藏)
1、短而快;肉鸡饲养周期短,见效快;
2、新支;新城疫支气管炎二联灭活弱毒苗;
3、沙肠;沙门氏菌、大肠杆菌;
4、午两点;冬季通风选择在下午两点;
5、清除掉;冬季高垫料地面平养清除掉垫料;
6、早预防;用植物血凝素预防;
7、霉形大肠;霉形体、大肠杆菌;
8、霉肠新囊;霉形体、大肠杆菌、新城疫、法氏囊。
一、鸡苗的选择
有些肉鸡饲养户只注重鸡苗价格,忽视鸡苗质量。鸡苗质量是肉鸡饲养成功的基础,只有选购品质优秀的健康鸡苗,才能获得理想的饲养效果。鸡苗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肉鸡的生长和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因此,要选择质量好信誉高的种鸡场所供的鸡苗,接鸡苗时剔除带有脐炎、白痢症状的病鸡,淘汰弱鸡和残鸡,严防购入劣质鸡苗。
二、饲养方式
目前还有许多养殖户采用地面平养的饲养方式,这样容易使鸡受凉而引起腹泻等症状,不利于肠道疾病的控制,尤其是大肠杆菌病、球虫病难以控制。采用“网上架养”具有节省垫料、降低球虫病、大肠杆菌病等疾病发生,减少应激,易于环境控制等优点,并且使鸡供温均匀,有利于生长,因此,肉鸡最好采用棚架、塑料网上平养的饲养方式。
三、供温方式
燃煤供暖是目前农村养鸡的常用的取暖方式。但当煤燃烧时会消耗舍内大量氧气,产生过多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严重降低了舍内的空气质量。
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①燃煤质量太差,烟大;
②导致舍内二氧化碳超标;
③煤的不充分燃烧导致一氧化碳的产生;④大量氧气的耗用,造成舍内缺氧。
最好采用火炕、暖气供温。
四、通风
前期不能只注意保温,而忽视了通风。舍内由于高温,空气污浊干燥,灰尘乱飞,易造成异物性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和气囊炎。通风设计时要留有天窗且高出屋脊约60厘米,有利于氨气等有害气体的排出,也防止了大量舍外空气从天窗“倒灌”进入舍内,这样门、窗和天窗组成了一个良好的通风路线,更有助于及时地排出舍内污浊空气。后期在加强通风的同时也不要忽视了保温的工作,特别是在鸡群发病、气候更替和昼夜温差大的季节里,切忌贼风和穿堂风的侵袭。
五、掌握温湿度
育雏室温度高,常造成育雏舍内的相对湿度较低,育雏期湿度过小,舍内空气干燥,粉尘飞扬,易刺激呼吸道黏膜发干,抵抗力减弱,病原菌随粉尘飞扬而被雏鸡吸入,损伤呼吸道黏膜,造成纤毛蠕动失活或脱落,病原菌通过呼吸道进入气囊,易感染呼吸道疾病和大肠杆菌病。鸡舍内湿度过小,还易造成雏鸡体内水分的大量散失,绒毛干燥,食欲下降,渴欲增加,造成雏鸡脱水。因此,育雏时应掌握好鸡舍内的湿度也很重要,保持育雏室内相对湿度在60-70%之间。实践证明:湿度大于80%或小于40%对鸡的生长都会产生不良影响。湿度过小时可采用地面洒水、空中喷雾、火炉上加水盆等措施来增加湿度。
六、重视选雏与分群饲养
选雏与分群饲养是保证鸡群健康、生长均匀的重要因素。
选雏第一次选雏应在雏鸡到达育雏室时进行,挑出弱雏、小雏单独隔离饲喂,残雏应予以淘汰,以净化鸡群;第二次选雏在雏鸡6-8日龄进行,也可在雏鸡首次免疫时进行,把个头小、长势差的雏鸡单独隔离饲喂。
分群饲养肉仔鸡公母性别不同,其生理基础也不同,因而对环境、营养条件的要求和反应也不同。如公鸡的生长速度快,而母鸡的生长速度慢,56天体重相差约27%;公鸡8周龄后体重增长速度下降,而母鸡在7周龄后体重增长速度就下降,按经济效益应分别出栏。因此肉鸡最好采用公母分群饲养,公母分群后可分别调整日粮水平,更好地提高饲料利用率。
七、限料与控水
为防止肉鸡生长速度过快,20日龄以前可适当控料以防止发生肉鸡腹水综合症、猝死症等营养代谢病。后期,可在料中添加1-2%的大蒜,既可以预防肠炎又可以促进采食,适当缩短饲养天数。鸡群发病期间,在治疗如大肠杆菌病、病毒性疾病、球虫病等全身败血性疾病感染时,用药前可控水0.5-2小时。另外,鸡群在进行饮水免疫时,可控水2-4小时,当然,控水时间的长短也应参照鸡群的日龄、季节、长势情况及药物的半衰期等因素。
八、换料
肉鸡换料过快会引起肉鸡的腹泻,引起机体的脱水,提高了料肉比,甚至造成疾病发生。现把“过渡换料法”介绍如下:假设A为前料,B为后料,两者分别包括不同期或不同批次的饲料。
第一种方式:2/3的A料加1/3的B料混合饲喂1-2天;1/2的A料加1/2的B料混合饲喂1-2天;1/3的A料加2/3的B料混合饲喂1-2天,然后全喂B料。
第二种方式:2/3的A料加1/3的B料混合饲喂2-3天;1/3的A料加2/3的B料混合饲喂2-3天,然后全喂B料。
第三种方式:1/2的A料加1/2的B料混合饲喂3-7天,然后全喂B料。
采用过渡饲料的方式饲喂,是减少换料应激的方法之一。
九、用药
肉鸡养殖中单只鸡的药费偏高与用药的不科学性和不合理性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单一投药,忽视了药物的联合应用;
②药量过小达不到治疗效果,量大或使用时间过长引起药物中毒;
③疗程不足,频繁换药;
④忽视了药物的配伍禁忌;
⑤盲目投药,降低了药效或中毒;
⑥忽视了药物的半衰期,饮水时间过长,降低了药物的作用;
⑦不了解药物成分,重复用药;
⑧忽视交替用药;
⑨同一药物的持久使用,导致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延误治疗时机。
另外,随着人类文明和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因此一定要注意肉鸡上市前所用药物的停药期,防止药物残留的产生。
十、环境控制
要重视鸡场环境的治理,恶劣的环境是许多疾病的主要诱因。随着鸡舍养鸡时间的延长,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如果不注意环境的治理,最终将严重威胁商品鸡群的健康。因此,鸡场一定要重视环境的治理,特别是要做好污水、鸡粪、淘汰鸡、病死鸡的无害化处理工作。在重视环境治理的同时,还应注意鸡舍内、外环境的控制。鸡舍的温度、湿度、光照、通风、密度、粉尘及舍内微生物的含量等因素都会影响肉鸡的生长发育。另外,鸡的许多传染病都能够通过空气传播,因此,鸡舍内、外环境的带鸡喷雾消毒在很多鸡场已成为必须坚持的卫生防疫措施。
十一、消毒
进鸡前对鸡舍及环境消毒仍然是搞好净化的重要环节,当前常采用的消毒剂一般含有甲醛、氢氧化钠、氯或络合碘等成分。在平常使用过程中常存在以下误区:
①仅采用地面消毒,忽视了熏蒸消毒;
②熏蒸消毒时,仅用了甲醛,降低了熏蒸效果;
③忽视了适当提高舍内的温度和湿度;
④忽视了对垫料的日晒和熏蒸消毒;
⑤长时间的使用一种成分的消毒剂。在平常的饲养管理过程中,特别是在鸡群发病期间,应注意舍内的带鸡喷雾消毒和舍外的环境消毒。
另外,鸡群饮水的净化、水槽、消毒池的消毒工作也不容忽视。
十二、重视育成期
1.注意脱温时间
过早脱温,会影响生长发育并且易诱发疾病。因此,要依据季节、天气变化、鸡群健康状况确定脱温时间。
2.要搞好鸡舍的环境卫生
肉仔鸡进入育成期,其采食量、饮水量也逐渐加大,排泄也逐渐增多,造成的环境污染也较严重,因此必须及时清除粪便、垫料,搞好卫生消毒,以防细菌、病毒大量存在和繁殖,对鸡群构成威胁。
给鸡打针是养殖场的常事,但打针部位选不准,方法不对,容易造成药液注入体内后又流出,打针部位发炎、肿胀,有时引起蛋鸡死亡、瘫痪等,得不偿失。那么,正确的打针方式是什么呢?今天,就和大家说说鸡打针的8大禁忌6大技巧。
一、给鸡打针的6大技巧
1、油苗回温
油苗在注射前应升高温度,升高到25℃左右,因为鸡体体温为41℃左右,如果油苗温度太低则易造成鸡体组织冻伤,疫苗吸收不良,注射部位感染、有肿块,因而影响疫苗免疫效果,同时油苗温度过低粘稠度越大,油苗通针性不好,注射操作费力。
油苗回温一般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将油苗从冰箱里面拿出来,放在鸡舍内,让油苗缓慢恢复到与鸡舍温度相近,此种方法油苗回温时间长,油苗质量易受鸡舍光照等环境影响;
另一种方式是将油苗放在25-35℃温水桶或恒温水浴锅中,让油苗恢复到25℃左右,此方法油苗回温时间短,回温温度确切,是养殖场普遍采用的方法。
2、勤换针头
(雏鸡用7号)以免亚健康状态感染,另外注射油苗前后三天内可在饮水中加入抗应激产品,以便减小应激后,提高鸡体免疫能力。同时注射疫苗后要注意加强养管理和环境消毒。
3、油苗不可混用
不可将两家公司的油苗混合在一起注射,因为每个公司乳化工艺都不一样。也不要将油苗与其他活疫苗(如新城疫1系)混合注射,或将油苗与抗生素混合在一起注射。
4、注射时间的选择
对于蛋鸡和种鸡应该选在晚上或下午4点以后注射,此时大多鸡已经产完蛋,如果选在上午注射疫苗,会打乱鸡的正常产蛋规律,易造成卵黄性腹膜炎。
5、注射部位的选择
油苗的注射部位可分为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两种。
皮下注射包括颈背部皮下注射,腹股沟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包括胸肌、腿肌、翅膀肌肉注射。为了降低肉鸡鸡肉残次率,肉鸡最好采用颈背部皮下。产蛋鸡群为了准确、方便的接种可选用胸肌或腿肌注射。
鸡的颈部由于皮下活动区域较大,皮下血管丰富,油乳剂灭活疫苗吸收迅速,免疫效果好,所以颈部皮下注射是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接种的最佳方法。
颈部皮下注射的正确方法:
小鸡一人操作;大鸡两人操作,一人保定鸡,一人注射。注射时用拇指和食指把鸡颈部后1/3处皮肤捏起,使皮肤和肌肉分离,注射器针头向着背部方向,以小于30度的角度刺入捏起的皮下,注射速度不宜过快。注射时要防止刺穿另一侧皮肤将疫苗注射到体外,也要防止注射到肌肉内或刺伤颈椎。
6、注射动作要轻,要注射健康鸡
注射剂量要准确,要不断的校正注射器的刻度。注射油苗时要边注射边摇动,以便于抗原混合均匀。油苗开启后应在24小时内用完。
二、给鸡打针的8大禁忌
1、打针时忌不消毒
有的专业户认为平常没毒可消,不用那么麻烦,有的一个针头打到底,这样不好,打针所用针管、针头等都要煮沸半小时消毒后再用。打针时最好用酒精棉球擦鸡皮肤,打完针再用棉球擦针头,当然有条件的可以一只鸡一换针头,这样可避免鸡皮肤上针头上的病菌侵入体内。
2、打针忌粗暴
捉鸡打针,对鸡讲本身即是个强刺激、操作人员要动作轻而快,推完药液要按住针眼,迅速拨出。
3、药液多时不要在一点注射
因鸡的肌肉比猪、牛等的肌肉薄,在一点打入多量药液,易引起局部肌肉损伤,也不利于药物快速吸收,应将药液分次多点注入肌肉。
4、腿部打针不要打内侧
因为鸡腿上的主要血管神经都在内侧,在这里打针易造成血管、神经的损伤,出现针眼出血、瘸腿、瘫痪等现象。
5、胸部打针不能竖刺
给仔鸡、雏鸡打针时,因其肌肉薄,竖刺容易穿透胸膛,将药液打入胸腔,引起死亡。所以,应顺着胸骨方向,在胸骨旁边刺入之后,回抽针芯以抽不动为准(说明针头在肌肉中),这时再用力推动针管注入药液。
6、皮下打针不要用粗针头
粗针头打针因深度小、针眼大,药水注入后容易流出,且容易发炎流血。因此,皮下注射特别是给仔鸡注射要用细针头(人用针头),注射油苗可以用略粗一点的针头。
7、刺激性强的药液别在腿部注射
鸡的主要活动器官是腿部,有些药物刺激性强、吸收慢,如青霉素、油苗等,这些药物打入腿部肌肉,使鸡腿长期疼痛而行走不便,影响饮食和生长发育。所以应选翅膀或胸部肌肉多的地方打针。
8、捉拿鸡时要掌握力度
打针时捉拿鸡应既牢固又不伤鸡。如力度过大,轻则容易造成针眼扩大、撕裂、出血或流出药液,影响药效,重则造成刺入心肺等重要部位而导致内出血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