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通过初审年度国家自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德国研究联合会(DFG)双边合作协议,年,双方将共同资助中德科学家开展实质性合作研究项目。经过公开征集,共收到项目申请项,经初步审查并与德方核对清单,确定项申请通过初审,现将通过初审的项目申请公布如下:

序号

科学部编号

项目名称

单位名称

申请人

1

超分子介电谱研究“结构水”组装体仿生抗结冰材料的若干关键问题

西北工业大学

戚震辉

2

不饱和醛选择性加氢金属间化合物催化剂活性中心辨识及调控

大连理工大学

梁长海

3

表面合成甲烷水合物(可燃冰)

天津大学

高洪营

4

基于量子点的锂电池电极-电解质界面原位谱学分析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逯乐慧

5

基于多元检测平台的铁死亡研究和相关癌症诊疗新策略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于聪

6

化学生物学方法探索细胞核与核仁蛋白焦磷酸化的分子机制研究

西湖大学

吴明轩

7

结晶高分子的力学性能:微结构及链段动力学基础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门永锋

8

钙钛矿发光二极管效率衰减机制及抑制离子迁移的分子调控手段的研究

苏州大学

孙宝全

9

红外激光场作用下氢键反应中振动共振与漫游的理论研究

厦门大学

PavloOleksandrovychDral

10

双核3d金属硅烯配合物对氮气的活化和官能化作用

山东大学

李晓燕

11

基于环状单链DNA的合成基因电路研究

中国科学院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筹)

宋杰

12

新型离子液体钙钛矿光伏材料及器件的关键基础问题研究

南京工业大学

陈永华

13

多孔碳基过渡金属碳化物复合电极的构筑及其电解水制氢耦合电合成制备丙腈机理研究

浙江大学

侯阳

14

用于提高晶硅太阳能电池光谱响应的高稳定性稀土杂化透明发光薄膜

河北工业大学

李焕荣

15

Zintl缺陷作为复杂配体的Ba-Mg-Ge体系及其衍生体系笼合物的研究

华东理工大学

梁莹

16

高能量密度锂硫电池中液固转化机制研究

北京理工大学

黄佳琦

17

刷状超分子聚合物光子晶体构建与检测性能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

朱锦涛

18

石墨炔与金刚石杂化全碳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北京化工大学

邱介山

19

聚缩醛的可控合成与降解性能

浙江大学

凌君

20

炎症环境响应性微凝胶的结构调控及应用

浙江大学

高长有

21

担子菌脂肪酶的蛋白质工程改造及调节奶酪风味研究

西北大学

张小里

22

基于结构明确的多核配位化合物的负载型团簇单元构筑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

北京理工大学

戎宏盼

23

FG寡糖结构和构象的原子级分子动力学模拟与核磁共振研究

中南民族大学

雷新响

24

手性苯并苝三酰亚胺染料超分子识别与光催化研究

福州大学

林梅金

25

面向高性能陶瓷锂电池:不同固体电解质之间界面和相间的作用

厦门大学

廖洪钢

26

面向碳中和:含碳固体废弃物在熔渣式固定床气化过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白进

27

空气/水界面的二维胶体纳米球自组装及其在自由曲面光学元件表面纳米结构的特性

长春理工大学

刘智颖

28

发展新型纳米结构体系研究表面等离激元与隧穿分子结的相互作用

南开大学

向东

29

面向碳捕集与转化一体化范式的任务型炭质孔道富氮活性微环境的动力学增强研究

大连理工大学

郝广平

30

结合固体核磁和QM/MM模拟方法研究光驱动钠离子泵KR2的离子转运机制

华东师范大学

何晓

31

固体燃料热转化的结构演化及先进子模型构建

大连理工大学

胡浩权

32

C1N1和C2N基碳材料电子结构调控及电催化性能增强

河南大学

田志红

33

具有高效油水界面生物催化活性的干水粉末设计与构筑

吉林大学

DayangWang

34

光触发混合聚合物刷的纳米相分离

武汉理工大学

张海宁

35

用于析氧反应的过渡金属氢氧化物活性相和反应中心的理论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李微雪

36

三维锂负极的多级骨架原位生长机制及锂枝晶抑制机理研究

中南大学

陈立宝

37

拉曼光谱研究线粒体-内质网互作对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

吉林大学

韩晓霞

38

基于DNA折纸术的动态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技术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

叶坚

39

桥连CO2转化Cu基催化剂热催化作用和光催化作用的表面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黄伟新

40

稳定高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材料和器件

南开大学

罗景山

41

高取向晶态配位网络薄膜的可控制备及其非线性光学应用研究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谷志刚

42

表面工程Z-型复合物用于可见光驱动气-固相光催化合成氨

北京化工大学

孙振宇

43

阳离子型有机多孔聚合物在光催化和电催化方面的应用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韩宝航

44

可见光诱导催化协同非贵金属催化高效一体化非粮生物质制氢储氢

西安交通大学

李洋

45

氧化铈负载的贵金属纳米粒子、原子簇、单原子催化作用机制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申文杰

46

研究Sn基纳米材料电化学还原CO2反应

华中科技大学

申燕

47

2211

半合成多糖结构定向调控及抗病毒构效关系的研究

华南理工大学

祁海松

48

高压电性能的无铅铌酸钾钠薄膜中的界面、应变、计量比和缺陷化学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

牛刚

49

木质纤维素快速解聚及生-化-热炼制过程调控机制研究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亓伟

50

有机固废高压热解及重金属迁移机制研究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周玲妹

51

基于原位表征的无机电极材料精细电致变色机制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

李垚

52

2211

大气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的多相化学反应过程及其对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天津大学

傅平青

53

EGFR磷酸化己糖激酶2(HK2)调控糖代谢而促进非小细胞肺癌进展

广州医科大学

魏永杰

54

关于运用视觉和非视觉信息感知有独立物体运动存在时的自身运动及同时感知独立物体运动的研究和建模

上海纽约大学

李黎

55

斑马鱼胚胎脊髓神经细胞分化机理研究——表达相同转录因子的神经细胞如何被决定为不同的细胞命运?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杨立新

56

非膜EIN2蛋白凝聚体:相分离过程参与的乙烯信号转导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文啟光

57

特异性阻断BTK-/NEK7-NLRP3炎症小体通路的单域抗体和亚细胞定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金腾川

58

长期施用有机肥土壤中抗生素和抗性细菌的运输、转化和环境风险评估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陈希娟

59

肿瘤内表观遗传多样性和血小板表观基因组的贡献,对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治疗胰腺癌的临床调查

东南大学

刘宏德

60

昆虫几丁质生物合成的超分子复合体ChiSC的组分与功能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杨青

61

健康人群口腔菌群的组成功能与影响因素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王军

62

RIPK1激活和细胞程序性坏死对pTau相关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张耀阳

63

海马与丘脑的环路网络处理复杂场景信息的神经机制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

徐春

64

集成纳米生物检测技术的液滴微阵列平台在多重协同鉴定呼吸道及新冠病毒突变中的应用

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

杨莫

65

基于3D生物打印技术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骨及其骨再生研究

四川大学

项舟

66

水华蓝藻-微囊藻响应温度升高和二氧化碳变化的适应及演替机制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甘南琴

67

神经肽受体Y5的结构与其在进食调节和癌症中功能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赵强

68

小麦野生近缘物种中用于小麦改良的抗病基因的挖掘

山东农业大学

封德顺

69

微小RNA调节网络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2期(MiRNetAD-2)

华中科技大学

朱铃强

70

亚热带森林冠层多营养级生物多样性时空组成与分子特征分析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DouglasB·Chesters

71

探究新磷酸钙骨修复材料:形成机制、结构与应用

同济大学

陈峰

72

脂类分子及脂类介质对BKCa通道调控的机制和生理学意义

天津大学

田裕涛

73

小麦属和大麦属基因组学研究挖掘抗茎基腐病基因资源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凌宏清

74

药用天然产物高效生物合成一体化智能构建策略研究

上海科技大学

李健

75

钙依赖蛋白激酶调控MAPKs级联通路以及转录因子参与植物抗病的分子机理

福建农林大学

唐定中

76

杂交优势驱动玉米根系与微生物互作提高氮效率的分子机制

西南大学

陈新平

77

CRL-CSN泛素连接酶复合物调控脂肪生成和胰岛素抵抗的功能与机制研究

南方科技大学

饶枫

78

叶绿体未折叠蛋白响应和叶绿体降解介导叶绿体质量控制的机制研究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杨文强

79

非无融合生殖植物的自主胚乳发育机制

福建农林大学

笠原竜四郎

80

微生物次级代谢混合能力挖掘:细菌杂合萜烯类天然产物生物合成

山东大学

张友明

81

高粱大麦碳源分配的关键转录因子鉴定和分子机制解析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景海春

82

植物感受和适应低钾胁迫的分子机制

中国农业大学

王毅

83

ScreenForVir:基于蚂蝗和高通量技术对野外脊椎动物病毒(尤其是冠状病毒)的多样性研究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DouglasYu

84

真核生物DNA复制速率对R-loop和基因组(端粒)稳定性的影响

深圳大学

楼慧强

85

草原生态系统对养分添加和干旱的响应:中欧联网实验揭开生态系统动态变化机制

东北师范大学

高英志

86

WUSCHEL关键互作因子调控拟南芥茎尖分生组织干细胞活性维持的机理研究

山东农业大学

张宪省

87

重要食源性致病菌交叉耐药性形成分子机制

浙江大学

乐敏

88

集体共情的神经机制及其在东西方文化下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北京大学

韩世辉

89

RNA结合蛋白在转录和转录区室化中的作用

清华大学

沈晓骅

90

土地利用对蒙古草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影响的跨境研究

内蒙古大学

李永宏

91

昆虫表皮微生物生态及其与环境的适应性

山西大学

张建珍

92

利用非常规驱动蛋白基因VvDLK增强葡萄抗寒性

中国农业大学

胡建芳

93

内质网-质膜互作位点的蛋白复合体的功能研究,及其对细胞骨架形态与包间连丝功能与的影响

华中农业大学

王鹏蔚

94

气候变化下的小麦条锈病早期预测预报及其粮食安全影响模型构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宋怀波

95

森林覆盖与经营管理对流域产水量与水质保护权衡关系的影响-以北京密云水库流域为例

北京林业大学

张志强

96

基于高精度TOF和结构信息的术中C臂PET/CT成像

华中科技大学

DASCENZONICOLA

97

面向中德国有林场的增强森林固碳能力的综合框架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吴水荣

98

重复序列变异驱动的猪肌肉组织差异化基因表达与品种进化研究

扬州大学

宋成义

99

茶树种质资源代谢性状关联的优异单倍型的发掘和鉴定

华中农业大学

闻玮玮

钙离子介导的植物胁迫记忆与适应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朱健康

3220

黑麦泛基因组及其品种改良遗传多样性解析

河南农业大学

杨建平

7218

中国蜜蜂授粉服务市场形成机制及主体行为研究

四川农业大学

张社梅

7215

“碳中和”背景下中德跨国企业社会责任沟通策略研究

南京大学

卜茂亮

7216

制造企业多源数据驱动的客户体验导向型运营模式创新

西安交通大学

林军

7217

不同制度条件下医疗行业数字化转型模式探索—数字平台与数字网络

云南大学

罗裕梅

7218

基于数据驱动与空箱共享的洲际集装箱运输海陆协同优化

大连海事大学

靳志宏

7219

境外输入性传染病暴发流行危险因素及防控策略的优化研究

扬州大学

卢光玉

7210

食物系统的数字化与食物损失与浪费:中德两国的比较研究

北京大学

王晓兵

7211

碳中和愿景下中德重点行业脱碳路径分析及与跨国碳市场链接机制与减排效果评价

清华大学

王宇

7212

中欧对全球森林治理影响的比较研究:响应毁林、森林恢复和贸易的西方和非西方对外政策的异同

中国人民大学

刘金龙

8211

运用空间单细胞多组学技术解析影响急性白血病复发的骨髓微环境相关的分子机理

上海交通大学

井多辉

8211

银屑病与特应性皮炎的免疫分型及个体化治疗机制研究

浙江大学

满孝勇

8211

细菌核糖体大亚基形成与激活的多维度研究(结构、功能与耐药意义)

暨南大学

张弓

8215

基于心电生理信号的睡眠呼吸障碍的生理网络交互作用研究

北京大学

董霄松

8221

定向合成含色氨酸环二肽衍生物的链霉菌平台

上海交通大学

徐岷涓

8229

关于UBR5对p53蛋白水平和卵巢癌细胞干性调控的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

马小京

8233

中国社区慢阻肺筛查的人群健康效应及其经济学研究

医院

杨汀

8235

基于微型传感器的格律乃森光声成像在活体脉络膜探查中的应用基础研究

北京理工大学

张金英

8236

40Hz经颅交流电刺激对阿尔茨海默病早期干预疗效的神经机制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

唐毅

8237

脓毒症用多靶点免疫吸附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南开大学

欧来良

8238

探索情感障碍患者自杀意念到自杀行为转变的生物学标记和氯胺酮用药对这些标记的作用

广州医科大学

张宾

8239

中国农村与德国农场环境对儿童哮喘保护作用的研究--树突状细胞和调节性B细胞在免疫成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广州医科大学

李靖

8245

心脏Telocyte发育起源于心外膜原和心外膜及其在梗死心肌再生的作用机制研究

暨南大学

蔡冬青

8246

α-突触核蛋白的跨突触传播及诱发突触功能异常:帕金森病及相关疾病早期发病机制研究

中国医科大学

李家驿

8248

长链非编码RNAPAPAS抑制乳腺癌发生和发展的机制研究

深圳大学

XIN-HAIPEI

8250

基于双组学与双基因遗传分析的整合模型构建遗传性肾脏病诊断新策略

复旦大学

饶佳

8253

靶向线粒体探索脑出血后继发性损伤的细胞和炎症机制

郑州大学

朱长连

8211

面向ECMO重症心肺衰竭治疗的跨尺度血流动力学模型及生机电系统响应机理研究

苏州大学

徐博翎

8255

SGLT2抑制对肾保护的肾小管球间反馈(TGF)依赖和非依赖机制的研究

暨南大学

戴勇

8256

HNF4α转录网络在急性肝衰竭期间维持必需肝细胞功能中的作用

安徽医科大学

王华

8257

滴诺研究:基于数字表型及移动传感技术的酒精使用障碍预测与精准干预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赵敏

8258

eIF5A和多胺代谢途径在细胞衰老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天津医科大学

蒋湘俐

8259

反常性痤疮/化脓性汗腺炎患者皮损中致病分子表达调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

鞠强

8260

数据驱动的阿尔兹海默病早期预测与干预控制研究

西北工业大学

李学龙

8261

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西方与中国临床研究证据:建立联合数据库及运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李春波

8262

应用“免疫噬菌体-抗生素”的协同作用治疗骨科植入物感染及噬菌体对炎症免疫调节的机制探究

上海交通大学

张先龙

8263

翻译后修饰的淀粉样蛋白在脑淀粉样血管病和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

中国医医院

高晶

8264

cGMP-PKG信号通路在遗传性视网膜变性中的作用机制:小鼠,灵长类和人类视网膜中的转化研究

云南大学

焦康为

8265

代谢异常调变肿瘤免疫微环境促进胰腺癌转移的机理及联合干预研究

复旦大学

董琼珠

8266

传出神经突触在听觉毛细胞成熟前后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

华云峰

8269

DUSP5P1通过激活粘着斑信号通路在胃癌转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中山大学

于君

8270

乏氧介导头颈部鳞癌侵袭转移的机制研究

天津医科大学

王旭东

8271

基于有限元仿真的肌肉调谐技术在糖尿病鞋开发上的研究

中国皮革制鞋研究院有限公司

丁志文

8272

小胶质细胞胆固醇代谢及其调控C1型尼曼-匹克病神经退行性病变的作用机制

新乡医学院

林俊堂

8273

表观调控分子LSD1抑制剂提高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疗效及机制研究

同济大学

吴凤英

8274

CCR6-CCL20轴在生理和炎症条件下调控精子发生和精子功能的分子机制研究

医院

段永刚

8275

转录共调节因子NCOA3在系统性硬化症多重促纤维化网络中的作用与机制

复旦大学

邹和建

联系人:申洁

电 话:02327017

邮 箱:shenjie

nsfc.gov.c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国际合作局

年4月16日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编辑:种瑞

审核:李建荣

版权声明

除标明来源外,图片、字体来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xiudiannao.com/hxyys/626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