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5种真菌性皮肤病图谱及诊疗建议

真菌性皮肤病是皮肤科常见疾病,通常称为“癣”。小编整理了几种常见的真菌性皮肤病。手足癣

最常见的真菌性皮肤病,以足癣为多见,人群患病率高达30%~70%,俗称“脚气”,手癣大多数由足癣感染到手所致。

根据致病菌和体质差异,临床上通常将足癣分为三种类型,可同时存在,也可以某一种为主。

1、水疱型足癣

夏季多见,表现为足底及足边缘出现水疱,水疱位置较深,有时疱液澄清或略显黄白色,伴瘙痒,常继发感染成黄色脓疱。

2、趾间糜烂型足癣

夏重冬轻,主要表现在足第三、四趾间和四、五趾间出现渍浸发白,呈腐皮状,伴剧烈瘙痒,经搔抓后出现红色糜烂及裂隙,常引起淋巴管炎或丹毒。

3、鳞屑角化型足癣

好发于冬季,表现为足跟、足底及足侧缘出现暗红色斑片,其上有粗糙增厚的表皮,可出现脱屑、干裂,在夏季时又出现水疱。

4、手癣

临床表现与足癣相似,但皮损多发于一侧手掌,表现为小水疱,边缘出现脱屑,有时出现明显环形损害。

治疗建议

1、外用药

(1)水疱型:复方水杨酸或复方间苯二酚搽剂外涂,2/d。

(2)趾间糜烂型:醋酸铅粉4g,加-1ml温水溶解水泡洗,20min/次,1/d或10%聚维酮碘溶液用纱布浸湿后湿敷20-30min/次,2/d,待糜烂干燥后,改用1%特比萘芬膏或咪康唑软膏外涂,2/d。

(3)鳞屑角化型:3%水杨酸软膏,1%特比萘芬膏,1%联苯苄唑霜外涂,2/d。

2、口服药

适用于严重足癣或伴有甲癣的患者,可在使用外用药的同时口服伊曲康唑mg/d,连服1-2周,或特比萘芬mg/d,连服1-2周。

3、经验参考

手足癣平常用白醋加水泡手足,治疗好后还需经常涂治癣药膏,防止复发。

甲癣

甲癣是皮肤癣菌侵犯甲板或甲下引起的疾病,其中甲真菌病是指由任何真菌所致的甲感染,手足癣患者约50%患有甲真菌病。

根据发病部位及程度,一般分为四种类型。

1、白色浅表型

主要表现为甲板表面出现点状浑浊区或雾状白色浑浊,甲板脆弱易破损,多发于甲面中央靠近新月区,多由须癣毛癣菌所致。

2、远端侧位甲下型

主要表现为甲前缘和侧缘出现甲下浑浊、增厚、甲板与甲床分离,其前端蛀空,表现为凹凸不平状,常由皮肤癣菌引起。

3、近端甲下型

主要表现为甲板出现白斑和表面不平,感染从甲板近端开始,多发于手指,可合并甲沟炎,常由念珠菌引起。

4、全甲毁坏型

常为以上各型最终发展的结果,表现为全甲变质、膨起松脆、表面疣状、凹凸不平,脱落后留下异常增厚的甲床。

治疗建议

白色浅表型、远端侧位甲下型受累面积小,感染甲个数少,以外用药为主;近端甲下型和全甲毁坏型以内用药为主,外用药为辅。

1、外用药物

5%阿莫罗乐,2次/周,连续用3-6个月(孕妇及准备怀孕者禁用);40%尿素封包病甲;30%冰醋酸溶液外涂,1-2/d,3个月为1个疗程。

2、内服药物

特比萘芬片0.25g/d,连续服用3个月;伊曲康唑g/d,连续服用7d,停21d,再进行第2个疗程,指甲2个疗程,趾甲3个疗程。

3、经验参考

单个病甲可放进3%碘酊溶液内浸泡,1/d,15-20min/次,甲癣可采用3%水杨酸软膏外涂,外涂前用手术刀刮薄病甲,晚上涂后可用创可贴包扎,次日早晨撕去,直至长出新甲。

股癣

股癣是指皮肤癣菌感染腹股沟内侧、会阴、肛周及臀部皮肤的浅部真菌病,实际上就是体癣。

图1

图2

好发于一侧或双侧大腿内侧皮肤,5-10月易发,男性多见。初起为小丘疹或红斑,自觉瘙痒,逐渐向周边扩散或边缘清楚的癣屑斑片,呈环状或半球状,见图1。

中心可自愈脱屑留有色素沉着斑,边缘稍高起成圈状,由红斑、丘疹水疱及脱屑组成,病程长者可发生浸润增厚,严重者可涉及阴囊及臀部,见图2。

治疗建议

1、局部用药

2%咪康唑霜,1%特比萘芬霜,2/d,连续2d,皮疹愈后再巩固使用14d;对于炎症明显的皮疹,可先用含皮质激素的复方抗真菌药膏,如复方益康唑软膏/复方曲安奈德软膏,待炎症控制后再改为单纯抗真菌药膏。

2、全身用药

针对顽固性、皮疹面积较大的股癣可应用抗真菌药,如口服伊曲康唑胶囊mg,1/d,连续1-2周或特比萘芬片mg,1/d,连续1-2周。

3、经验参考

碱性复红涂剂(碱性复红3g,硼酸10g,液化酚50g,雷锁锌g,丙酮50g,乙醇ml,蒸馏水加至0ml),涂用时从皮损边缘开始由外向内环形涂搽。

花斑癣

俗称“汗斑”,由马拉色菌侵犯皮肤角质引起的浅部真菌病,好发于15-35岁青中年人。好发于皮脂腺丰富及多汗部位,如胸、背、颈、腋窝。

初起损害为围绕毛孔的圆形点状斑疹,以后逐渐增至甲盖大小,边缘清楚,邻近部位可相互融合成不规则大片形,而周围又有新的斑疹出现。

表面附有少量极易剥离的糠秕样鳞屑,灰色、褐色至黄棕色不等,有时多种颜色共存,状如花斑。时间较久的呈浅色斑。

治疗建议

1.外用药物

先搽40%硫代硫酸钠溶液,稍干后再搽4%稀盐酸溶液,2/d,连用2~4周,1%特比萘芬乳膏,2/d,连用2~4周;2%酮康唑洗剂,涂在皮损部位3-5min后用水冲洗,1/d,连用2周。上述方法任选一种或用2%酮康唑洗剂冲洗后再涂药。

2、口服药物

皮损面积较大,严重而单独外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可口服伊曲康唑胶囊mg/d,1/d,连服1~2周,特比萘芬片因不能经汗腺分泌,故口服制剂对花斑癣无效。

3、经验参考

治愈后,须常用2%酮康唑洗剂当作沐浴露外洗,减少复发。

马拉色素毛囊炎

又称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是由马拉色素感染引起的毛囊性真菌病,多发于30岁左右的中青年,皮疹好发于皮脂腺丰富区,如前胸、后背、双肩等部位。

表现为毛囊性半球形红色小丘疹,直径2-4mm,其间有脓疱性小丘疹,表面有光泽,周围有红晕,多成批出现,互不融合,大小基本一致。

治疗建议

1、局部用药

1%特比萘芬乳膏外涂,2/d;2%咪康唑乳膏外涂,2/d,疗程2-4周。2%酮康唑洗剂,涂洗皮损3-5min后用水冲净,1/d,连用5次为1个疗程。

2、口服用药

伊曲康唑胶囊mg,1/d,餐后服药,疗程4周;氟康唑50mg,1/d,连服1-2周。

3、经验参考

2%酮康唑洗剂每天洗1次后用2%水杨酸酊点涂皮疹,2/d,连用2-3周,有较好效果。

微创穴位埋线技术综合办暨穴位埋线治百病研修班

各级有关医疗机构及从业医师:

为进一步推广卫生部十年百项推广项目——穴位埋线疗法,更好地推动和发展中医针灸的诊疗技术,加强全国各地区中医针灸医疗单位及其从业医师的交流与合作,特面向全国推广举办“全国微创穴位埋线治百病技术综合班”。年全国微创穴位埋线班定于年1月29号-1月31号在河南郑州举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主讲内容:

1、微创穴位埋线技术原理、操作方法及针对临床常见病症的治疗原则、辨证分型和处方配穴;

2、穴位埋线疗法在肥胖病、美容方面的诊断及治疗(痤疮、黄褐斑、除皱);

3、穴位埋线对常见疼痛病的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原理和治疗方法;

4、穴位埋线在内科病中的应用(呼吸系统疾患: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消化系统疾患:胃炎、胃溃疡;治疗高血压、脑血栓后遗症、失眠、干眼症、便秘、癫痫、振颤麻痹等);

5、穴位埋线调理与治疗妇科病、更年期综合症、亚健康及保健养生等方面的应用;

6、穴位埋线常用穴位的定位,埋线特点,注意事项

7、穴位埋线治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精神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等;

8、穴位埋线疗法临床应用、指导、现场操作演示(发放埋线针具,学员亲手操作)。

授课专家介绍

单顺教授河北省老科协埋线医学分会名誉会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培训部客座教授,年在部队开始研究埋植疗法,年发展为埋线疗法(包括切埋法、穿线法、穴位结扎法),年率先自制工具,发明注线法,编著穴位埋线疗法教材一部,《单氏埋线经验精粹》一书,出版穴位埋线光盘一套,40多年来,穴位埋线治疗疾病多种,其中治疗癫痫68例,小儿麻痹后遗症00多例,偏头疼多例,胃十儿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高血压、糖尿病、痛经、闭经、不孕症、遗尿症、银屑病、青年痤疮等疑难杂症万余例,这些病人来自六个国家和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疗效得到广泛肯定。

1、突出新技术!在原课程(美容、疼痛、减肥)的基础上,突出了“内科、妇科,儿科”等相关病种的教学,即真正做到穴位埋线治百病,所有新技术,均倾囊相授。

2、全国唯一将埋线医疗、埋线美容、穴位注射技术融为“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学员只参加一个学习班,就可以学到三种实用技术。

3、本班为精英教学模式,人数控制在30人左右,确保让每个学员都可以学会,由全国最著名埋线专家亲自授课,专家和学员同台操作,“手把手”互动教学,直到学会为止,结业后即可独立开展工作。

邀请参加对象:

医院针灸科、中医科、骨伤科、理疗科、疼痛科、康复科、从事推拿、软组织损伤、脊椎病、理疗、骨伤、康复、针刀、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科室医师、理疗师和从事针灸技术、教学、科研机构,以及从事针灸保健、个人门诊医生、养生馆,减肥、美容行业从业人员等。各级军休,老干(疗养)院所及企事业医务室等相关单位人员。

培训地址和培训时间:

:河南郑州

:年1月29日—1月31日(28日全天报到)学习时间三天。

:赵喜新教授培训费及报名方法:

1、培训费用:元。马上报名,优惠多多!(联系杨老师可申请优惠学费)

2、为保证教学质量,每期名额限制30人,参加学习的学员必须提前登记报名注册。

电话/杨老师

qq咨询/报名: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xiudiannao.com/hxyys/540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