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喝酒一定要吃益生菌,既护肠胃又保肝

作为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我国的酒文化由来已久。更作为

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我国的酒文化由来已久。更有“开君一壶酒,细酌对春风”、“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看惯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的句子。但经过几千年的变迁,这酒文化似乎变了味,“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客人喝酒就得醉,要不主人多惭愧”。“老板生意想成功,快将美酒喝一盅”。要想办成事,那就必须喝,喝少了还不行!于是,有人拼命劝酒,有人玩命喝酒,让爱酒的中国人对酒产生了畏惧。

小酌怡情,但过度饮酒对身体的伤害巨大,过度饮酒有哪些伤害?

1.造成消化道损伤

“酒肉穿肠过”,喝下去的酒会直接刺激我们的消化道,破坏我们的消化道粘膜防御系统,引起口腔黏膜炎、咽炎、食管炎、胃炎、肠炎,引起消化道黏膜组织水肿、糜烂、甚至出血、坏死。门诊中不乏大量饮酒会诱发胃出血、慢性肠胃炎等疾病的病人。

同时,大量或者长期饮酒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有害菌过度生长,产生大量内毒素。有害菌和内毒素对肠粘膜进行攻击,导致肠粘膜的屏障损伤,影响了肠道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酒后会造成腹泻或者便秘症状的出现,有些人会持续多天。甚至会发展成为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等,久治不愈。

2.伤肝

喝酒伤肝这件事相信大家都知道,一次醉酒相当于一次急性肝炎。饮酒能引起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硬化等,一个比一个严重。

饮酒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增加肠道通透性,使细菌来源的内毒素大量释放出来,引起血液内毒素增加,肝脏是我们的解毒器官,内毒素并在肝脏中累积,超出肝脏的清除能力,导致肝损伤。

1.益生菌缓解酒后肠胃不适

益生菌的健胃整肠作用非常好。

首先,补充益生菌能够抑制肠道中有害菌的生长,使被酒精破坏的肠道菌群尽快恢复平衡,减少有害菌内毒素对肠粘膜的攻击。

其次,益生菌还能降低肠粘膜促炎性因子的表达,减低肠道炎症。还能促进肠粘膜的修复,增强肠屏障功能。

2.益生菌到底能否解酒护肝呢?看完这两组实验,你就明白了。

动物实验:在波士医院的动物实验证明,食入益生菌可以减少体内毒素及过量酒精引起的胃肠道功能紊乱,并能减少酒精对于肝脏的损害程度。

T.Nosova等的研究表明,乳杆菌和双歧杆菌不会将酒精转变为有毒的致癌物乙醛,在体外模拟肠道环境的情况下,还具有较好的代谢清除乙醛的能力。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对于结肠中内源和外源性乙醛水平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意味着益生菌可以降低由于摄入过量酒精产生乙醛而引起的胃肠道疾病的发病率。

人类实验:在新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中,俄罗斯北部一所医科大学和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招募了66个患有酒精依赖症的俄罗斯男性,让他们摄入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并接受标准的治疗。

实验前,酗酒者肠道菌群中的双歧杆菌和乳杆菌较之对照组明显要少,经过短短5天连续补充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酗酒者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目明显增加。这些增加的益生菌能够帮助重建肠道菌群平衡,改善酒精导致的肝损伤,改善肝脏酶的活性,维护肝脏健康。这个研究成果发表在年的《酒精》杂志上。

乙醇在人体的代谢过程为:

酒(乙醇)——通过口腔食管进入胃肠直接吸收(80%被胃吸收、18%被小肠吸收、2%随呼吸、汗腺排出)——进入血液——乙醇脱氢酶将乙醇脱掉一个氢分子后变成了乙醛(乙醛的毒性是乙醇的倍)——乙醛脱氢酶再将乙醛脱掉一个氢分子后变成乙酸——身体里的其他氧化酶将乙酸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热量排出体外。

而摄入益生菌,可以改善某些肝脏酶的活性,如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益生菌能解酒护肝的关键机理在于:

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具有较好的代谢清除乙醛的能力,不会将酒精转变为有毒的致癌物乙醛。

科学家认为益生菌提供了一种无毒的形式来治疗酒精引起的胃肠疾病和肝病,可以缓解过量饮酒带来的胃肠道疾病和肝损伤!

经常喝酒怎样摄入益生菌?

①日常,建议经常应酬喝酒的人群每天摄入不少于一袋的益生菌活菌。

②喝酒前0.5-1小时,补充益生菌1-2袋。促进酒精分解,减少肠道对酒精的吸收,保护肝脏。

③酒后,补充益生菌1-2袋益生菌,可有效预防宿醉。

?益生菌知识普及,不作医疗指导作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xiudiannao.com/hxyys/451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