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22日星期三庚子年六月初二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大暑斗指丙為大暑大,炎熱之极也暑,煮也今則熱氣犹大此時節热浪滚滚骄陽似火清風不至雷雨時行“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东汉刘熙曾《释名》解释暑是煮,火气在下骄阳在上,熏蒸其中为湿热人如在蒸笼之中,气极脏,也就称“龌龊热”此时"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于星斗满天之夜作"感凉会"都是盛夏乐趣而午后盼风雨欲来迎大雨滂沱山晚听轻雷断雨亦别有一种清凉诗意。丨大暑三候丨
一候腐草为莹
大暑时,萤火虫孵化而出,每当夜幕降临,漫天星光汇聚成一片银河,点缀着夏夜。二候土润溽暑
当天气渐渐闷热,当土地逐渐潮湿,周边的空气也就变得湿热起来。三候大雨时行
湿气逐渐汇集,大雨也随之降落。天气也逐渐向立秋过渡。丨大暑习俗丨饮伏茶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食苦瓜多吃苦味食物,有清热解暑的功效。吃凤梨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烧伏香百姓烧香祈福,祈求风调雨顺,百谷丰登。喝暑羊入伏之时,麦收结束,是一个短暂的农闲。夏收初过,人已疲惫,休息休息,享受享受。于是,当地人在这一天,会把嫁出去的闺女接回来,吃新麦馍馍,喝羊肉汤。三伏天,人体内积热,此时喝羊汤,必然全身大汗淋漓,带走五脏积热,同时排除体内毒素。伏日颁冰唐宋至明清帝都京师,有伏日颁冰的仪式,入夏即有皇家赐冰之举。宋代朝廷从初伏日开始,“每日赐近臣冰,人四匣”。明代还会在立夏日,赐冰给文武大臣。彼时,在京城有敲击冰盏、沿街叫卖凉冰的小贩,直到清代仍存。冰盏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史料描述“清冷可听,亦太平之音响也”。暑月游船赏荷花斗蟋蟀天气炎热,乡村田野中蟋蟀比较多,有些地方的人们会在茶余饭后斗蟋蟀,消磨时光。过去,“暑月游船”、赏荷花亦是颇受欢迎的习俗。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丨大暑穿衣丨夏天天气热,古人也会选择合适的面料来制作夏衣。小满到芒种前后,气温上升的越来越快,古人也开始改穿以纱衣类为主的服装。纱是最为透气而轻薄的丝织物,是夏季必备的高级衣料。
而葛是一种草本植物,它的纤维可用来织纱,是最清透凉爽的材料。到了小暑节气,一年里最热的三伏天也很快就来了,古人就换上“葛纱”,到了“葛衣期”。
另一种适合在夏天穿的布料叫苎麻,苎麻的纤维细长坚韧,又有光泽和弹性,织出的布料透气、吸汗,干得快,又比棉布轻。
说到轻,马王堆出土的素纱禅衣,那真的是轻如烟雾,只有49克!
轻薄的汉服夏装依旧优雅、别致,穿上它也是“行如风”,给人一种清新飘逸的感觉,看着都会觉得挺凉快的。
夏季穿汉服要注意:
、选择合适的款式。比如夏装,就选择浅交领、袒领、抹胸、半臂、旋裙、褙子、对襟短衫等。
2、注意层次搭配穿着。在炎炎夏日,只需要穿一层就可以了,不必多层叠穿,也可以选择外搭一件长袖短衫,做防晒服穿用,在空调房内也避免着凉。
丨大暑养生丨大暑至,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的千金一刻。阳气达到鼎盛,天地之气将由阳转阴。此时易耗津伤阳,更要重视健运脾阳。却也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6招防暑养生。阳盛于外,不可贪凉
大暑时节,阳盛于外,身体腠理开泄,体表温度高,身体内部反而虚弱。平时脾胃虚寒的人,更易腹泻。晚上睡觉应用毛毯盖好脐、腿、足,日常饮食要多食生姜以温里,不可贪食冷饮。切忌骤然冷水冲澡,要循序渐进防热闭气郁。时饮热茶,促进汗腺分泌,帮助身体散发热量,降低体温。清热解毒,可食苦味
对于湿热、痰多的人来说,大暑养生重在「清」。大暑炎热,身体代谢旺盛,最适宜排热毒。平素阴虚、湿热、痰湿的人往往发热心烦,口渴起痘。这时候要多食苦味,苦瓜、苦菜、莴笋、油麦菜等。如果没有食欲,多以醋佐餐,能生津、开胃、行气,醋泡生姜、醋泡黑豆、白醋浸时蔬等等。要多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养护脾胃。如山药、莲藕、绿豆、薏仁等。艾灸太白,养护脾阳
艾灸温阳,最适于养脾,可艾灸脾经太白穴。如果能在脾经当令时(上午9点~点)内艾灸,效果更好。脾性升清而胃性降浊,二者为气机升降的枢机,养脾之升要同时养胃之降,可配合艾灸胃经足三里穴,以健脾养胃,化湿理气。大汗排毒
大暑正值“三伏”中最热的“初伏”,此时“汗泄”是一种最好的排毒方式,把累积的暑气、寒气、热气排出体外。但不要做过于剧烈的运动,运动后要注意不要受凉,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注意饮食清淡,减少身体负担。大暑时节湿气重
中医认为,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邪重浊向下,容易伤害脾胃功能,导致消化不良。:0.四神汤:四神汤是由莲子、芡实、山药、茯苓组成,可以配合糯米或大米煮粥。02.经方附子理中汤:附子理中汤化裁自《伤寒论》的理中丸,理中丸原方: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各三两。推荐用法:红参30g干姜60g白术30g炙甘草30g附子30g生地90g,食欲不振,可以加橘皮45g,枳实30g(具体用药一定要在专业经方家指导下辨证用药哦)趣解经方:本方中,附子振奋心阳,振奋全身机能,给身体增加阳光的坏境,红参将气血收敛到腹腔,参与消化吸收,相当于给脾胃种庄稼的过程增加人手,炙甘草是一个保水药,白术祛湿,相当于除杂草的过程,生地补津液。心火妄动,防情绪中暑
夏气通于心,暑气易伤心。大暑时节高温酷暑,不仅容易使人感到身体疲劳、食欲不振,还经常会使人“心火”妄动,表现为心烦意乱、无精打采、思维紊乱等不良情绪,这种现象被称为夏季情感障碍征,俗称“情绪中暑”。尤其在此时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2小时、湿度高于80%时,人的情感障碍发生率明显上升,且更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加重。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心平气和、恬淡安宁,要学会情绪转移,以达到“心静自然凉”之效。早休息,尤其是晚上点到早上6点这段时间,尽量不要熬夜,让情绪稳定。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大暑》宋·曾几苦热当头,既然逃不掉,还不如静下来享受。人间风光无限,每一处都充满了美好与精彩。寻一方休憩小院,邀三两好友,沏一壶消暑茶,门前花影映入眼帘,窗前清风轻抚脸庞,生活就是如此惬意舒适。去见想见的人,去做想做的事,在前行的路上不断的遇见美好,遇见幸福,遇见心中期待的一切。寻一处清凉,度一场清欢,不辜负自己,不辜负生活。大暑荷香浓,盛夏心且静。唯有在清风中恬静,在细雨中享受,才不负这人间盛夏。炎暑有尽,时光无垠愿你的生命永远有盛夏永远阳光灿烂于繁华深处遇万物美好?部分图片、视频、文字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或对版权有所疑问,请联系后台,我们会尽快处理,感谢萌化了!带你云撸汉服猫
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