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加或不加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高位经括约肌瘘:一项前瞻性随机研究
编译/吴盟
最新文献摘要:
目的: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的成功率在40%到75%之间。
富血小板血浆(PRP)被认为是通过缓慢释放生长因子来促进愈合的,在以往的研究中,它在治疗肛瘘方面的成功率为30-40%。
目的是探讨局部注射PRP联合LIFT治疗高位经括约肌瘘(TS-F)的成功率。
方法:
这是一项前瞻性随机研究。
包括累及肛门括约肌50%以上的经括约肌瘘(TS-F)的患者。
排除标准为年龄18岁、复发性、继发性肛瘘和活动性脓毒症。
术前进行临床检查和肛管MRI检查。
患者随机分为LIFT和LIFT-PRP两组。
在LIFT组中,经括约肌间隙双结扎并切开瘘管。外口硬结切除。
在LIFT-PRP组中,先做LIFT,然后在粘膜下向内开口注射自体PRP溶液2ml,沿瘘道管壁小剂量注射2ml。通过外口注入PRP凝胶,以填充瘘管的外侧段。
所有患者均于当日出院。
患者分别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后接受结直肠专科医生的检查。
主要评判结果为1年后成功的瘘管闭合,无复发。
其次包括Wexner评分的排便失禁状态,以及克利夫兰全球生活质量评分(CC-QOL)。
结果:
92例(每组46例)。
两组在年龄和性别分布方面都相匹配。
LIFT组38例患者获得一期愈合,而LIFT-PRP组为39例(p=0.99)
LIFT组平均一期愈合时间为27.6天,LIFT-PRP组为22.1天(p=0.21)。
经1年后,LIFT组29例患者与LIFT-PRP后36例患者完全愈合,无复发(p=0.05)。
所有不良事件均为轻微,两组患者术后均无Wexner排便失禁评分的负面影响。
两组之间在克利夫兰全球生活质量评分(CC-QOL)方面无显着差异(4周和12周后p=0.8和0.9)。
然而,1年后,LIFT-PRP患者CC-QOL明显改善(p=0.04)。
研究受到随访时间相对较短的限制。
结论:
LIFT联合局部注射PRP治疗经括约肌肛瘘(TS-F)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治疗方法,与单独使用LIFT治疗相比,具有较高的愈合率和较低的复发率。
在目前的研究中,在并发症、失禁率和早期生活质量评分(QOL)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然而,1年后,使用LIFT-PRP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QOL)明显更好。
河南肛肠微创技术交流
联系方式:
电话/吴盟
E-mail:wume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