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学一中药之荆芥

北京手足癣医院哪最好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8593631.html

荆芥Jingjie

出处:《神农本草经》

来源

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地上部分。

别名

假苏、鼠蓂(《本经》),姜苏(《吴普本草》),稳齿菜(《滇南本草》),四棱杆蒿(《中药志》)

图片炮制

荆芥:拣净杂质,用水略泡,捞出切段,哂干。

炒荆芥:取切段的荆芥置锅内,文火微炒,取出放凉(炒荆芥穗方法同)。

荆芥炭:取切段的荆芥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黑色,存性,少喷清水,取出晒干

(荆芥穗炭方法同)。

产地

主产于江苏、浙江、河南、河北、山东等地。

性能

辛,微温。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

生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

荆芥炭:收敛止血。用于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荆芥穗: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

荆芥根:止血;止痛。主吐血;崩漏;牙痛;瘰疬

应用

  1.外感表证。本品辛散气香,长于发表散风,且微温不烈,药性和缓,为发散风寒药中药性最为平和之品。对于外感表证,无论风寒、风热或寒热不明显者,均可广泛使用。用治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者,常与防风、羌活、独活等药同用,如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治疗风热感冒,发热头痛者,每与辛凉解表药银花、连翘、薄荷等配伍,如银翘散(《温病条辨》)。  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本品质轻透散,祛风止痒,宣散疹毒。用治表邪外束,麻疹初起、疹出不畅,常与蝉蜕、薄荷、紫草等药同用;若配伍苦参、防风、白蒺藜等药,又治风疹瘙痒。  3.疮疡初起兼有表证。本品能祛风解表,透散邪气,宣通壅结而达消疮之功,故可用于疮疡初起而有表证者。偏于风寒者,常配伍羌活、川芎、独活等药;偏于风热者,每与银花、连翘、柴胡等药配伍。  4.吐衄下血。本品炒炭,其性味已由辛温变为苦涩平和,长于理血止血,可用于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多种出血证。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常配伍生地黄、白茅根、侧柏叶等药;治血热便血、痔血,每与地榆、槐花、黄芩炭等药同用;治妇女崩漏下血,可配伍棕榈炭、莲房炭等固崩止血药。

用法用量

煎服,4.5~9g,不宜久煎。

发表透疹消疮宜生用;

止血宜炒用。

荆芥穗更长于祛风。

鉴别

性状鉴别

(1)裂叶荆芥为带花穗的茎枝。茎方柱形,上部有分枝,长50-80cm,直径0.2-0.4cm;表面黄绿色或紫棕色,被白色短柔毛;体轻,质脆,折断面纤维状,黄白色,中心有白色疏松的髓。叶对生,多已脱落,叶片3-5羽状分裂,裂片细长。顶生穗状轮伞花序,长3-13cm,直径约7mm。花冠多脱落,宿萼黄绿色,钟形,质脆易碎,内有棕黑色小坚果。气芳香,味微涩而辛凉。

以色淡黄绿、穗密而长、香气浓者为佳。

(2)多裂叶荆芥茎枝表面淡紫红色,被短柔毛;质轻脆,易折断,断面纤维状。叶裂片较宽,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轮伞花序连续,很少间断;萼齿急尖。气芳香,味微涩而辛凉。

显微鉴别

裂叶荆芥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外壁厚而角质化;气孔少数;腺毛柄为单细胞,头部类圆形,2细胞;腺鳞头部类圆形,8-13细胞,直径约85μm,柄极短,单细胞;非腺毛1-8细胞,以4-5细胞多见,长约μm,壁具疣状突起,茎四棱处表皮内侧为厚角组织;皮层2-6列细胞。中柱鞘纤维束断续成环,壁微木化。形成层不甘落后明显。木质部较宽,导管及木纤维主要分布在茎四棱处。射线1-2列细胞。中央为髓部。

备注

(1)荆芥有发汗解表作用,且有祛风功效。主要治疗感冒风寒,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痛等症,常与防风相需为用。但也可配辛凉解表药或清热解毒药治疗感冒风热、发热恶寒、目赤咽痛等症,如薄荷、菊花、桑叶、银花等。

荆芥有辛散作用能助麻疹透发,常与薄荷、蝉衣、牛蒡子等配合应用。

荆芥又常用于疮疡初起有表症者,可配伍防风、银花、连翘、赤芍等同用,既退寒热,又消痈肿。

荆芥炒炭应用,有入血分而止血的作用,可用于便血、崩漏等症,在临床上常配合其它止血药同用。

(2)荆芥一药,生用有祛风解表的功效,炒炭则用于止血。

配防风、羌活,治风寒表症;

配银花、连翘、薄荷,治风热表症;

配生石膏,治风热头痛;

配牛蒡子、桔梗、生甘草,治咽喉肿痛;

配槐花炭,治便血;配白茅根,治鼻衄。

荆芥与紫苏均能发汗解表,但紫苏散寒力强,偏入气分,又能理气宽中;而荆芥祛风力胜,偏入血分,炒炭又能止血。故在理气方中常用紫苏,而在理血剂当中多用荆芥。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寒热,鼠瘘,瘰疬生疮,破结聚气,下瘀血,除湿痹。”

2.《药性论》:“治恶风贼风,口面喎邪,遍身顽痹,心虚忘事,益力添精。主辟邪毒气,除劳,治丁肿。”

3.《滇南本草》:“荆芥穗,上清头目诸风,止头痛,明目,解肺、肝、咽喉热痛,消肿,除诸毒,发散疮痈。治便血,止女子暴崩,消风热,通肺气鼻窍塞闭。”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右旋薄荷酮、消旋薄荷酮、胡椒酮及少量右旋柠檬烯。另含荆芥苷、荆芥醇、黄酮类化合物等。

2.药理作用:荆芥水煎剂可增强皮肤血液循环,增加汗腺分泌,有微弱解热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和人型结核杆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生品不能明显缩短出血时间,而荆芥炭则能使出血时间缩短。荆芥甲醇及醋酸乙酯提取物均有一定的镇痛作用。荆芥对醋酸引起的炎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荆芥穗有明显的抗补体作用。

3.临床研究:

①治疗小儿外感咳嗽例,以荆芥、前胡、百部、蝉蜕、桔梗各4g,僵蚕5g,板蓝根12g,苦杏仁、陈皮、甘草各3g为基本方,若风寒咳嗽加防风、紫苏叶各3g,风热咳嗽加金银花10g、薄荷5g,燥热、肺热者不宜用荆芥,结果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新中医,,29(6):45)。

②辛芷荆防散外敷治疗局限性湿疹。方药组成及使用方法:荆芥、防风、细辛、白芷各等份,共研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取川椒适量,煎水熏洗患处,继用醋调药末外敷,每日2次,3日为1疗程(河南中医,,10(4):24)。

③用荆芥、防风、地肤子、蛇床子各10~30g,加水ml煎沸10min,滤出药液热敷、坐浴、冲洗,每剂可煎用2次,治疗阴痒患者例,效果良好(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6(3):25)。

此外,荆芥还可用治产后血晕、牛皮癣、骨性膝关节炎、扁平疣、破伤风等病。

小忧郁

打赏小编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xiudiannao.com/hxyjc/594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