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好伤人,不如试试以热制热

现在正值夏季,天气炎热,人们总是想方设法避暑降温,在一般人看来,要想去“热”,唯有用“凉”,似乎只有寒凉之物才能去热。然而,中医养生专家却不这么认为,夏季去热,还应以热制热!热茶才是最佳的解暑饮料夏季气温高,不少人觉得喝冷饮才解渴爽口,但是中华传统中医学认为,热茶才是最佳的解暑饮料。溶在热茶中的咖啡碱、可可碱、茶碱和芳香物质,可兴奋大脑神经,有利于对体温中枢进行调控,并能强心利尿,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肾脏血流量,加快代谢,使体内多余热量随尿液排出体外。喝热茶可促进血液流向体表,汗孔洞开,汗腺舒张,促进汗液排出,散发热量。有人测定,喝热茶9分钟后可使皮肤温度降低1℃~2℃,降温可维持15分钟以上。患有肥胖症、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的人,在三伏炎夏易发生中暑,茶中的茶多酚、维生素C、酯多糖等成分,具有保护心血管健康,降低胆固醇和血脂的作用,并能保护造血功能,升高白细胞,增强抗病能力,因而饮茶对强身防中暑极有裨益。夏天也要注意别让脚受凉夏天不少人喜欢把脚直接放在水龙头下冲一冲,觉得凉爽、舒服又方便。更有人认为冷水洗脚还能促进脚部的血液循环功能,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俗话说:“寒从脚底起。”因为人的脚部是血管分支的末梢部位,容易发生末梢血循环障碍,加上脚底缺少皮脂腺,因而对寒冷也就非常敏感。有人做过实验,若将双脚放在4℃的冷水中,可反射性引起鼻黏膜血管收缩,三分钟后就会出现流清涕和打喷嚏等症状。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要注意别让脚受凉,脚部保暖对预防感冒、流感、鼻炎、哮喘、心绞痛等诸病皆有良好功效。对于年老体弱者及小孩更应如此。每日晚睡前用热水洗脚,洗脚水温度高于体温,水量以齐踝关节为佳。如果坚持每天用温水洗脚,还可以起到调整气血、消除疲劳、增进食欲、舒筋活血的功效,对失眠、神经衰弱、关节酸痛、消化不良、腰痛、胃痛等全身或局部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疗和预防作用。民谚中“热水泡脚,胜吃补药”亦是这个道理。另外,暑天最好选择洗热水澡。人浸泡在温水里,毛孔会很快张开,体内的热量就能释放出来,通过反复的浸泡,可以完全消除身体的闷热,治标治本。相反,如果人直接泡在凉水里,毛孔受到刺激会马上闭合,尽管皮肤会感到凉爽,但体内的热无法完全排出,过一会儿依然会感觉很热,达不到真正降温的目的。这也是为什么夏天洗热水澡比洗凉水澡更能解暑的原因。专家还建议加强耐热锻炼,耐热锻炼能提高体温调节功能,使热适应能力增强,不但可增强体质,还可有效防止中暑和其他热征发生。出出汗是凉爽的好方法,空调环境常喝姜汤出汗是人体散热的方式。所以夏季不能一味贪凉。以热制热、出出汗才是凉爽的好方法。人的身体分布着万左右的汗腺。汗液的排出,有调节体温的作用,同时也排出部分代谢废物。如今,空调的高度发展及其应用日益普及,长期处于温度稳定环境中的人群,汗腺几乎被闲置起来,即使到了该出汗的季节夏季也不经常出汗,这对于健康是有害而无利的。汗腺不畅就丧失了一条重要排毒管道,也就失去一道免疫防病的重要防线。从顺应四季节律和生命规律出发,该出汗时就出汗。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胃止呕、解毒三大功效,处在空调环境中的人们应该经常喝点姜汤,可有效防治空调病,而喝姜汤最好在早上服用。3款食疗汤方助消暑结合岭南地区夏季炎热湿气盛的气候特点,专家推荐大家在夏季消暑防暑时可适当结合的几种中药或食疗方法:1、酸梅汤:具有生津止渴、开胃消食作用,是夏季消暑的佳品。组成:乌梅、山楂、甘草、冰糖适量。2、生脉饮:夏天用来消暑的中药方,尤其适合出汗过多,津伤口渴者。组成:麦冬、五味子、党参,适量,可代茶饮。出汗过多,易反复感冒者,可酌情加黄芪、防风等。3、藿香正气水:是常见的中成药。夏季暑湿夹杂的气候,常易引起胃肠型感冒,藿香正气水是针对夏季胃肠型感冒的特效药,儿童也可采用药浴的方式。《养生大国医》每周一到五常规,周六精编版公共首播:晚上17:30-18:00教育首播:当天晚上10:30-11:00周六精编版:17:30-18:00栏目-







































哪家医院能治愈白癜风
中国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xiudiannao.com/hxyys/75.html


当前时间: